本帖最后由 秦.岭 于 2012-10-11 10:42 编辑
平遥影展结束半个月了,还有朋友问我,有收获吗? 看展有看展的收获,参展有参展的收获,因为目的不尽相同,感受当然不尽相同。说实话,这届展,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多,让人过目不忘的作品不多。 有人问,人民路这组片子怎么样?我觉得好像不能单纯从好与坏,喜欢不喜欢去解读。 我说,人民路不仅是影展,更是摄影+装置艺术展,单纯的从摄影角度理解和装置艺术去理解,都不全面。当然,看了那些炙手可热的策展人、艺术指导的大名,获大奖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很多摄影人已经猜到最后的结果,包括我。 昨天一位摄影朋友说,平遥本身就是一个大装置,我很赞同。去年的大奖何尝不是装置+摄影?今年依然如此。通过装置把摄影师的思想传递给观展人,引起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赞同这样的表现,当然,没有资金的支持,似乎难以达到。试想,我的影展,把一条清砂流水线搬到柴油机,那是何等的壮观和轰动,哈哈。 09年遇见德国装置艺术家霍斯特.瓦克巴特,我叫他摄影家,翻译告诉我,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装置艺术家。霍斯特.瓦克巴特带着他的红沙发,走遍全球,它是通过红沙发这个装置,充分表达他的思想。回过头来看人民路,我似乎更理解作者。 摄影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摄影传统与创新的冲突,这种感受就是参加平遥摄影大展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