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西:泽州和村遗址发掘推开晋城盆地先秦考古大门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2-10-17 06:44 |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泽州和村遗址发掘推开晋城盆地先秦考古大门或是辨识戎狄遗存的重要标尺之一

 中国旅游新闻网山西新闻中心讯 (文/孟苗) 10月15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晋城市泽州和村遗址考古发掘已全面结束,并取得重大成果。考古专家称,该遗址是晋城盆地首次系统发掘的先秦居址,新发现和出土的仰韶、二里头和两周时期的墓葬、陶窑、灰坑和大量彩陶、灰陶、石镰、单孔石刀等遗存,推开了晋城盆地先秦考古的大门。
  和村遗址位于泽州川底乡和村东南,长河西岸的台地上。2011年底至2012年初,在陵沁线晋城至阳城一级公路的建设中,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晋城旅游文物局的配合下,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共发掘700余平方米,清理灰坑98个,陶窑和土坑墓各1个,瓮棺葬2个。时代涵盖仰韶、二里头和两周等多个时期,其中两周时期遗存发现较多,时段主要集中于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遗迹以灰坑为主,另有1座土坑墓和2个瓮棺葬,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1座保存完好的并穴陶窑。该陶窑火膛局部并入窑室,整体略呈圆形,由窑门、火膛、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前为一不规则形坑,两侧各有数道台阶,坑内出土有石铲和石斧,应为陶窑的操作间。根据结构,结合窑室出土的袋足鬲和竹节状豆柄来看,其时代约在西周晚期。
  该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刘岩称,西周和春秋前期的居址在山西发现并不多。从时局上看,在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的较长时段内,晋与倗、霸等三国仍并居于汾、浍附近,这类大袋足鬲也正好存在于晋国核心地带之外的晋中盆地和晋东山地。这些地点在此阶段也多为戎狄之居或与之紧邻,这一系列时间和地点上的 “巧合”,值得引起进一步的深究,而此类非周(或晋)文化因素的些许线索,可能是辨识戎狄遗存的重要标尺之一。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7 15:08 |
山西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6:17 |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2-10-17 15:08
山西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推开了晋城盆地先秦考古的大门
地板
发表于 2012-10-17 23:27 |
谢谢分享。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06:31 |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2-10-17 23:27
谢谢分享。

谢谢浏览支持。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