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我要注册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
手机摄影
摄友聊吧
地区分站
每日签到
图片库
每日签到
光影中国网
›
【光影中国】
›
摄影资讯
›
15年及以前
›
行摄资讯第9997主题贴:另类海南 寻找椰海风光之外的人 ...
返回列表
查看:
142
|
回复:
0
行摄资讯第9997主题贴:另类海南 寻找椰海风光之外的人文之旅
[复制链接]
一默
一默
当前离线
积分
17381
狗仔卡
主题
发表于 2012-12-17 20:25
|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默 于 2012-12-17 20:33 编辑
作为国际
旅游
岛,
海南
留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以
三亚
为代表的椰海风光,这种熟悉不免让我们丧失了到海南
旅行
的部分乐趣。
到海南,最美好的是独享一片海域
当我们循着70多年前第一个遍游海南岛的中国人的足迹,前往一些并非旅游热门地的城镇,体验不曾关注过的生活方式,我们发现了挖掘旅行乐趣的四种途径——像新一代“候鸟人”那样,在人最多的地方寻找一片净土;像穿越热带雨林的
自驾
者一样,在艰险的环境中收获一份闲适;像呷着老爸茶的
海口
人,在别人忽视的角落里独品一份乐趣;或者像超然的“熟黎”,在遗失的历史中找到自足。
今日的三亚,是海南炫目的A面。换一个视角看海南,换一种方式上路,我们忽然发现,旅游回报给我们的快乐,有着无数种可能。
发现游客视野之外的海南
在珊瑚资源丰富的三亚,几乎每个海湾都适合潜水,风和日丽的时候水下的可见度能有一二十米
对很多游客来说,海南就是以三亚为代表的椰海风光,其他地方都在视野之外,就算偶有涉及,多半也是匆匆而过。其实,在海南一些尚未被旅游狂潮淹没的地方,常能看到令人羡慕的恬淡从容,比如在骑楼里喝着老爸茶的海口人,比如住在火山岩房子里的阿婆,比如在洋浦的古盐田用千百年不变的方法晒盐取盐的老盐工。
骑楼里的安静时光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骑楼,虽然墙体斑驳陆离,不如
厦门
、
汕头
等地的美观,但比包括
广州
上下九路在内的许多骑楼群都要庞大,底下人来人往,没有日晒雨淋之虞。一个戴着
越南
笠、穿着防水靴的中年妇女挑着一担热带水果,往楼群里走去,络绎不绝的人群仿佛给她加添了许多信心,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往骑楼外看去,椰子树整齐有序地站立在道路两旁,斑马线的这头和那头都聚集了一大批骑摩托车的人。西洋风格的暗红色钟楼耸立在海甸河边,看着渔船划过这片平静的内海,驶向更加广阔的海域。
这就是海口。
比起满街的紫荆花和黄槐花,骑楼老街更能体现海口市的独特之处。这片号称中国最大规模的骑楼群,蕴藏着当地历史演化的文化密码。海口,古称琼山,自北宋开埠以来,便是海南岛连接大陆和海外的重要港口,汇聚了海南话、儋州话、临高话、白话、军话、客家话、闽南话等多种语言,是各种文化交汇的地方,也是海南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如今,这些八方来客的后代,都在海口骑楼老街留有古老而又鲜活的人文痕迹。
旅游业方面的数字差距,带来一种普遍的焦虑和审美上的迷失。在海南,三亚的成功,对其他滨海城市有着榜样般的力量。海口人并没把骑楼老街太当回事,拥有阳光海滩、豪华别墅和高尔夫球场的三亚是他们的主要模仿对象。所以当这片老街获得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时,海口人表示难以理解,“海口骑楼有什么呀?”“海口骑楼还能获奖?”“这个奖的层次是不是太低了?”当地媒体这样记录着获奖消息传开时当地人的反应。
向骑楼深处走去,我们能看到海口鲜活的市井生活,有卖衣服鞋帽的,有卖日杂五金的,专门给过世老人画黑白肖像的,出售各种热带观赏鱼的……解放西路的小吃一条街飘着卤肉和猪脚饭的香味。拐入位于新民东路的东门市场,景象更为壮观,各式海产品码得整整齐齐,被剖开晒干的深海鱼露着一点“狰狞”,这里还有各式野味和海鲜出售。
在海南西海岸和北部一些尚未成为旅游胜地的滨海乡村,许多村民仍然靠捕鱼为生
转入与东门市场仅隔几条街巷的人和坊,空气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弯弯曲曲的道路一尘不染,漫步其间感觉非常舒服。一些老人坐在家门口晒太阳,背后的大门上插着两束已经干枯了的艾草,偶尔有贪玩的孩子追逐而过。在偌大的骑楼群里,像这般静谧的街巷还有很多,随便选一条走进去,都可以漫无目的地逛上一两个小时,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快意。
海南
,
另类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手机摄影
生态微距
新手图集
人文纪实
舞台摄影
万里寻踪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