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5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颜长江:从《归山》落入《谁的房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2-9 1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颜长江:从《归山》落入《谁的房间》
    艺术不能代替生活,生活要比艺术重要。尤其是艺术家,你活得不好,凭什么去影响他人呢。

  我和老肖(即肖萱安)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这几十年的经历,尤其是精神上的经历,可以说是一言难尽。我们都是时代的儿子,如此而已。我们的作品,也可以说,一直是时代在这个儿子身上的投射。我们借助作品,确认现实,也给自己活着的意义。比如,我们用了很多年,各自聚焦我们的家乡,长江三峡。我们以为自己能把握时代,并体现自己的责任感、理想主义、个人价值,等等。
  但不管摄影作品多么有力,最终看来,不是我们搞掂(能办事,办好事,即搞定——编者注)了时代,而是时代搞掂了我们。正所谓,艺术不能代替生活。或者,片断的、局部的、与现实同谋或对立的艺术,是不够的,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和解决最终问题的。于是,人就随着年纪的增长,不由自主会在更宽广更深远的时空上去想问题。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大概是这个意思。
     所以,在前几年,我们合作了《归山》,并于2011年在大理与连州展出,也就是让动物标本待到它们曾经的家园——那是它们应该待的地方。这是一个超越性很强的作品,试图看到宇宙那么远,想让时间不存在。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与现实纠斗很久了,几百回合大战下来,颇为不敌,于是遁走,借团云飞升一下。飞升嘛,所以朋友们说我们这组“高”了很多。还有,听小朋友读《三字经》,中间有六个字:“有连山,有归藏。”这句话太好了,值得玩味很久,所以我们圈里就有朋友归于大理,或者湖南乡下去了。不过,也别认为《归山》是简单的避世,其实如前所说,它正是现实的产物,针对的也是现实,它本是我们脉络上的一环。
  这一点,在我们2012年的新作《谁的房间》中得到明显体现。还是标本,但环境回到“人间”,或“曾经的人间”。它像是《归山》的前传或后续:当人类消亡之后,幸存的动物来到他们的遗址中,它们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也可以说,这是我们处境的隐喻。我们被困在某个房间中,房间这种现实正在腐烂,而窗外风景,那种曾经的理想,似乎还在远处美好地召唤。它们的房间,原来本是、就是我们的房间。它们的图景,是我们的真相。
  禅宗讲“棒喝”。我们也不过是想给自己敲一棒子:停下来,想想啊。想想生活,也想想远处。要么修理房间,要么重新造个房间。
  做完这种重口味的作品,也许就放下心来了,下一步,就轻松地做些平心静气的东西。近来常感觉到摄影越来越是端起来的艺术,太紧绷,我们想回到现实,放松一些,用手机都可以。真意,不会是靠紧逼得到的。当然,这也未必重要。摄影,现在不指望一定对社会有多大作用,先要安抚自己的内心与生活。
  艺术不能代替生活,生活要比艺术重要。尤其是艺术家,你活得不好,凭什么去影响他人呢。最近,有些朋友,造屋的造屋,造孩子的造孩子。这很好,把生活搞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淮源头人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3-2-9 19:0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7_296:}{:7_307:}{:7_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11:34 | 只看该作者
淮源头人 发表于 2013-2-9 19:03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欣赏{: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