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常与许多美好的事物相互联系,如一女子长着姣好的眉眼称作“柳眉杏眼”。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栽有杏树,后人便将教师的讲坛称为“杏坛”。三国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报酬,但要求治愈的病人种几株杏树,待杏树长大后用于济贫,从此,“誉满杏林”,“杏林纯满”常用于称颂医德好的医生。唐代时,新科及第进士要到长安城南风景区曲江游赏,曲江多杏树,因称杏花为及第花,正如唐代郑谷的《曲江红杏》诗所描写“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竹坞人家濒小溪,树枝红杏出东篱。”诗人笔下的杏花,临水而开,艳态娇姿,何不趁此时光一睹杏花的芳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