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型号: Canon EOS 500D iso: 100 快门: 1/128s 光圈: f8
从淅川县城出发,三十多分钟后到达了丹江河边,乘坐汽车船过河后大约又走了十几里便到了盛湾镇的土地岭村。这里居住着24个村民小组、500余家住户,大部分人住的是石板房,共计近2500间、5万平方米。放眼望去,满山树叶金黄,山涧溪流潺潺。村民们的石板房大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根基用石板铺垫,墙体用石板砌就,屋顶用石板叠压平铺而成,一家连着一家,一片接着一片,很是壮观。
据专家考证,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石头村。土地岭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距今已有250多年。该村周围岩石大多数为分层岩,比较容易撬起用作建材,为石头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由于条件艰苦,当地人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以此地丰富的石灰岩、水泥灰岩、白云岩为基本材料,依山建房。此类岩石石层外露,材质硬度适中,节理裂缝分层,易于开采,而且岩石既有大而厚的块石,也有小而薄的片石,可切割成不同形状规格,发挥各种用途。
石头村建筑文化集中体现在石头房的修建上。石头房大多用木构架承受屋顶及阁楼荷载,木立柱用料不大,柱径20-30厘米。一尺半宽石墙全由四指厚片石干垒,用黄泥和自烧白灰勾缝,也坚固异常,风刮不进,雨淋不透,火烧不裂,冰冻不酥。从外面看,墙壁缝隙很大,从里往外看,一点缝隙没有。屋面将青瓦或片石置于固定在木椽上的斜笆席上,互相叠压,若从高空俯瞰,屋顶宛若鱼鳞兽甲。窗户较小,石料砌筑的窗户有平拱形、圆弧形等。
由于祖祖辈辈挖石盖房子、铺石板路,村民们从小耳濡目染祖辈挖石盖房子、铺石板路,村民们对石头特性了如指掌,怎么挖石头、打石头、使石头,个个都是能工巧匠。
盛湾镇土地岭村村民李宗山说:这房子是我们自己砌的,自己砌的宅基,砌的石头,我们垒上墙,这石板是我们自己盖的。
他家院子里还有石头垒的鸡笼、石头水槽。这在里不仅看到了石楼门、石院墙、石厕所、石台阶、石磨房、石猪圈这些建筑,最稀罕的是一家人使用的厕所是天然石头厕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