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记者 张晋阳
刚刚过去的端午小假期,很多人选择了3天以内的中短途旅游。
五台山,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五台山还是中国的佛教圣地,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怀着虔诚的心慕名而来的游客。
记者作为普通游客,于近日从太原出发,随某旅行团参加了五台山两日游。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记者发现,这类旅行团擅自拼团、消费服务混乱、不遵守合同约定更改行程等诸多问题时时存在,引人担忧。
“散客”=“拼客”
“拼客”,一个流行专业名词,它在旅游上的使用,并没有多少特别,只是代表着一种时尚的消费元素。
可如果在短短的两天行程里,一个旅行团队因为行程或就餐安排“被拼客”达五次之多,以至于每一次就餐后旅行团都会重新组合,甚至更换导游,游客会有何感想?难怪当日,游客开玩笑说,拼到最后就只认识自己了。下面就是记者亲身的“被拼”经历。
第一日,记者所在的五台山两日游团队准时从太原出发驶向目的地。
导游在出行没有多久就开始讲解,在开场的团队介绍之后,大巴上互不相识的游客才得知,我们的这个团队虽然有近50多人,却是由一日游和两日游的两部分游客组成的。
“同车不同行”这是本次出行的第一次“被拼”。
上午10时30分左右,记者所在团队抵达目的地,因为拼团的原因,一日游的游客就地开始游览,而记者所在的两日游团队被提前安排就餐,导游解释说,我们来的早,可以早点解决住宿和就餐,一会另一个团队上来,我们的住宿就餐就紧张了。
随后的第一次游览之前,导游重新组织了记者所在的团队,这时导游又在特意强调,参加大同、五台山两日游的游客,在下午参观结束后请及时到××××车号的大巴结合前往大同。我们仔细一看原来自己的周围不知何时又增加了不少团友,不知不觉中团队又被“拼了”。
第二日的行程安排,还是在“拼团”开始。导游告诉游客,我们所在的两日团要和另一个团队一起游览,并且在上午行程结束之后,要换由另一位导游带领继续下午的行程。看来不光是游客“被拼”,连导游也被“拼了”。
报团出行前记者就已经得知,这样的散客团队是由几家旅行社拼团组成的。对于游客来说,拼团和旅行社独立成团有什么区别呢?这样的做法在旅游旺季中又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通过一些了解,记者首先发现,来自不同旅行社的人拿到的出行价格就有不同,有的人拿到350块钱,有的给出340块钱,最低有的通过300块钱的就能报团参加。
价格差的问题就隐藏了一些潜在的消费不公因素,游客一旦得知我的价格比你的价格高,心理会有一点点的不舒服,这通常也是旅游团之间引发矛盾的因素。同时,只打价格战,一位低价揽客,拼团人数比较多时,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以及硬件建设的水平不是很到位的话,就会造成旅游的服务不到位,游客的出游意愿就很难得到满意,也会造成潜在的旅游隐患和投诉。
比如说这次出行,晚餐之后的住宿安排也是印象比较深刻的。由于当地的接待能力有限,旅行社无法统一安排就近住宿,没有提前预订好房间,最后整个团队被分散到不同的私人旅社里,由于位置比较分散,集合就变得很困难,以至次日早晨很多人为了出行很早就起床寻找团队集合。
记者体会到,类似短途出游这样的散客团队,其实人越多越需要更强的服务团队和水平,导游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出游质量,尤其需要在人员内的沟通上下更大的力气,体现细致入微的服务。而这次的出游,恰恰没有。
第一日下午行程本来按照合同规定的计划,要参观其他寺院,最后调整为显通寺,而且作为景区代表性的寺庙,随团导游也并没有入寺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