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使中国年轻新贵中产阶级成为中国强劲内需和境外消费的主要支撑。 去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连续第五年以20%的速度增长,达到1.7亿人;人均境外购物消费达到632美元(855新元),为全球最高。 另外,去年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方面的花销超过千亿美元,同比增长4%。 对于36岁的茜茜(金融机构市场营销主管)来说,今年的情人节不一样,她和其他10多名来自文化圈、银行界等同行者,在意大利西西里(Sicilia)岛上开启文化与美食兼具的八天七夜新春自在之旅。 她上个月23日晚在上海益丰外滩源的一家意大利餐厅,参加由意大利西西里梅西纳省政府、意大利陶尔米纳电影节组织的西西里中国年晚宴。主办方通过视频介绍《教父》电影的拍摄地西西里岛,还有意大利佳肴和红酒。 茜茜之前去过意大利两次,她之所以对这次旅行仍充满期待,是因为随行的团员中有戏剧编剧,在岛上既可看到古罗马大剧场,还能听一场昆曲,甚至还会亲历一场舞会,这些行程安排显然同其他旅行社推出的欧洲游不同。 她受访时告诉本报,一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向她推荐这个行程后,她毅然打消了与父母春节同游台湾的念头。她说:“我这段时间刚好对戏剧有感觉,西西里的行程吻合,也是其他旅行社所无法安排出来的。至于台湾行,我今后可以另外安排时间带父母去玩。” 据茜茜透露,西西里岛新春行程,基本费用是3.3万元(人民币,下同,7147新元),费用是从岛上集合的那一刻开始算起,游客须另外自行解决从上海到意大利的往返机票等其他费用。如果加上到当地的个人购物消费,茜茜估计这趟行程花销约在五六万元。 茜茜表示,自己以前玩欧洲基本以自由行或半自由行为主,这次行程从内容设计来看很特别,文化元素多:“如果要我们自己策划有难度,这么来看它的收费不算贵,是合理的。” 她说:“有些大的旅行社开出十多万元欧洲游,但你看了行程就知道去的地方很一般,自己走花不到一半的钱,会旅游的人是不会傻傻地跟那些团的。” 中国消费者买走全球46%奢侈品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使得像茜茜这样的中国年轻新贵中产阶级,成为中国强劲内需和境外消费的主要支撑。 他们对诸如旅游、品牌、投资等生活服务性产品有一定的追求和研究,但对价格也有一定的敏感度,不会听信商家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吹嘘而被任由宰割。 上海奢侈品专业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1月31日发布的《2014中国奢侈品报告》称,去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继续暴涨,连续第五年以20%的速度增长,达到1.7亿人;人均境外购物消费达到632美元(855新元),为全球最高。 报告表明,去年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方面的花销达到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相当于中国消费者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而在中国本土的消费额明显下降到250亿美元,同比下跌11%。上述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76%的奢侈品消费用在境外。 看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乐意到欧洲旅行与消费的趋势,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去年就花费300万欧元(459万新元)组织相关的贸易旅游等活动,让潜在的中国投资者和中高端旅游人士更多地认识意大利。 ITA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柏思国(Claudio Pasqualucci)告诉本报,中意两国人民性情相近,为人友善,都喜欢美食和享受生活,人文相通拉近了两国的民间沟通,中国的新生代更注重生活方式和品质,所以旅游的卖点会更倾向于以意大利的文化为主。 他说,去年从中国直飞到意大利,或者由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到访意大利的中国游客约有70万人,说明中国游客对意大利的热情度在增高,意大利也在借助米兰时装展等文化活动平台,进一步挖掘商贸时尚和文化旅游的市场。 柏思国说:“我们也会更加注重中国游客的需求,他们希望菜单上有中文,购物时可用银联卡等等,意大利会改善旅游软环境,让中国游客在意大利感觉自己到了家。” 柏思国也表示,意大利经历金融危机之后,目前在电信、酒店服务、食物安全、房地产等领域吸引外来投资,其中包括愿意在意大利设立企业的中国投资者,通过旅游吸引有诚意的中国新贵到意大利创业,还能带动当地就业,带来更多营收。 个性化和定制化 成奢侈品新思维 把旅游包装成一种文化体验来抓住中国崛起一代消费群体的味蕾和思想,同时让潜在投资者了解异域风情和投资良机。中高端消费群体对老牌奢侈品、新兴品牌的消费心态和行为改变,也正刺激着外国政府机构、品牌商家重新认识中国市场的需求和趋势,调整市场策略。 老牌奢侈品或告别暴利时代 中国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财富品质集团执行董事周婷在解读该机构发布的《2014中国奢侈品报告》时指出,当消费者趋向成熟的成长时,他们对品牌的消费欲望在下降。 与此同时,老牌奢侈品遭遇新兴品牌,特别是设计师品牌、服务私人定制和轻奢品牌的冲击时,在中国市场里充斥的假货几乎到了“无法作为”的地步。因此,中国市场今后或许将不再是老牌奢侈品品牌商的战略中心。 周婷说,如果2013年是“去logo”(品牌标志)的一年,那么2014年则是“去品牌化”的一年,奢侈品消费已由品牌性价比为中心向以产品性价比为中心转移。 她更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老牌奢侈品将成为大众高端消费品,并完全告别暴利时代;多元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思维将成为奢侈品品牌新思维,奢侈品集团对原材料市场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加大产品设计研发的投入。 这个趋势,如果我们用形象方式理解,就是不少白领上班族还带着老牌奢侈品的包包;而社会最上阶层,已经转为追求个性化、定制化的奢侈品与奢侈服务。 新加坡商人提供家居私人定制服务 正当一些外国机构想方设法把中国高端消费者吸引出国消费时,有新加坡商人却看好在中国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希望为讲究生活品质的中国新贵提供欧式家居。 在上海家居业工作17年的新加坡商人张添福,上月在静安寺附近推出欧式多摩仕奥瑞(Domus Aurea)家居体验店,四层楼店铺面积达5100多平方米,驻店的三名意大利设计师和两名中国设计师为顾客的居所设计配搭家具。 投资1亿元打造家居体验店 如此规模的家居体验店在上海并非首家,但张添福却不是小手笔。张添福和合伙人投资1亿元打造这个家居体验店。他表示要用比较合理的价格,让消费者在享受进口家具的同时,能进一步了解欧洲家具品牌的历史和文化。 张添福表示,中国消费者偏好欧式家居风格,但缺乏深入了解品牌的历史与精神传承。他决定用自家收藏的意大利古董家具,作为进入门店的首个展示厅,引发消费者对欧洲贵族生活的好奇,然后由服务专员讲解推介意大利、西班牙等设计品牌,提升中国顾客对材料、价格、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他坦言,进口家具材料的好坏、进口真伪的辨认等以往积累的行业弊病,确实影响了消费者信心,加之有些商家把价格拉高四五倍卖给顾客,或是海外代购出现售后服务欠缺等诸多问题,要重新建立品牌与口碑面临不小的挑战。 不过张添福表示,随着中国人出游海外的机会增加,他们在国外了解行情后,对进口家具在中国的定价会设心理价位,他因此主张“合理定价,但不打折”,以高透明度让每位顾客感觉公平,避免不同客户打不同折扣的情况。 张添福的实体店,服务对象主要是拥有一两百平方米公寓或别墅的屋主,他们当中有新屋的买家,也有改善型住房的新贵业主,对私人定制有需求,并对室内家居摆设的风格有自己的想法。 据了解,这样一家实体店每个月的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料不下100万元,张添福仅透露自己签下十年租约,且把库存降到最低,确保营收最大化。 他说:“我们开实体店的无法逃跑。顾客在这里订购家具后,我们下单给欧洲的工厂定制,过后进口到中国国内,还要负责送货**及后期维护。”顾客如有疑问,门店的服务专员会提供联系方式,让顾客直接与厂家联系,确认某一笔家具订单是否在那里制造;若有需要,公司还可协助安排顾客前往欧洲的工厂参观。 张添福说,假货、货不对办是商家经营的致命伤,中高端消费者更理性消费、维持提升消费品味,对优化市场环境将起到促进作用;外商能做的是确保自己提供的产品及售后服务到位,赢得顾客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