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台北7月8日电(记者裴闯 李寒芳)台北市立动物园熊猫小组召集人张志华8日表示,大陆赠台大熊猫“圆圆”产下的首只幼仔左脚鼠蹊部有小伤口,目前待在保温箱中,但活力很好。
大熊猫“圆圆”6日20时5分成功诞下首胎。张志华介绍说,园方7日对小熊猫人工喂了6次奶,8日到目前喂了3次,共喝了37.6毫升熊猫初乳。熊猫宝宝在每次肚子饿和要大便时都会大叫,显得活力很好。
动物园公布的“圆圆”生产实录视频显示,大熊猫“圆圆”母性很好,一生下来就用嘴把熊猫幼仔叼到胸前呵护,但第一次做母亲的“圆圆”动作略显生涩,在叼起幼仔舔舐时动作不够娴熟,小宝宝的一只爪子轻微受伤。
张志华说,台北市立动物园前年自大陆带来熊猫的初乳60毫升,也有采自“圆圆”的初乳。产后的“圆圆”身心都处在带仔的状态,因此没有食欲,几乎不吃东西,产后只吃了一点点竹叶跟蜂蜜水。
小熊猫目前尚在保温箱中,动物园的保育员相当贴心,特别用布娃娃沾上熊猫宝宝的大便,希望有宝宝味道的布娃娃,能让宝宝不在身边的“圆圆”安心,但“圆圆”抱了一会儿后,就发现不是自己的宝宝。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两位研究员董礼、魏明从7月2日起就来到台北,参与照顾“圆圆”备孕到生产全过程。“圆圆”生产后,董礼6日20时37分首次小心翼翼地取出小熊猫放进保温箱。
由于熊猫幼仔出生后第一周为关键时间,动物园将24小时轮班照料。张志华说,幼仔原则上大概要在保温箱里待一个月时间,接下来“会看宝宝和妈妈互动情况而定,我们当然是希望由妈妈自己带”。
张志华还透露,“圆圆”经过112天的怀孕期,在接近生产的几天,大陆熊猫专家观察到“圆圆”上、下栖架显得小心许多,不像平时一大步就跨到地面;趴卧在地上睡觉时,也会用后脚垫着,让接近腹部的位置留下空间,而不会直接把肚子压在地面。虽然是第一次生产,从种种行为看来,“圆圆”把肚子里的小宝宝照顾得非常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