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表面不再神圣
传统胶片摄影的照片表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随着当代艺术家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媒介和技术,照片表面常常需要被割开、腐蚀或穿透,并加上各种不同的介质,如绘画的油彩、玻璃镜子、录像显示器和各种物体。这种创作方式的效果如同“拼贴画”,使得摄影获得更多的表达可能性。
这次展出的美国艺术家艾略特·亨德利(Elliott Hundley)的一幅作品,其表面布满各种贴上去的照片、文字、图片、图钉和放大镜等,他的作品看上去具有非常丰富的细节和装饰物。显然,他是以古希腊悲剧的故事和个人的经历作为内涵,来探讨爱情、背叛、欺骗和死亡等问题。日本摄影家田野壮平(Sohei Nishino)深入世界几个大城市创作出一组题为“透视画地图”作品。他通常会在该城市徒步旅行一个月,走遍大街小巷,用黑白胶片拍摄上万张地标建筑的照片,之后,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选出约4000幅左右,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手工将这些照片拼贴成该城市的一幅地图,最后,用大画幅相机再翻拍成一幅作品。在谷歌地图盛行的今天,这位艺术家却采用中世纪绘制地图的方法来制作一座城市的全景图,的确值得钦佩。
新闻报道摄影师的转型
在后摄影时代,许多新闻报道摄影师一直在思考如何应对数码技术和互联网对新闻行业提出的挑战,他们尝试着各种新技术和新媒介进行报道,使得新闻报道摄影变得更加多元化。
南非知名摄影家吉迪恩·孟德尔(Gideon Mendel)曾大量报道反种族隔离斗争,之后,他将注意力转向报道艾滋病对非洲的影响。自2007年开始,他跟踪世界各地因气候变化造成的严重水灾,但他没有去拍摄水灾正在发生的现场,而是在水灾结束后数周才前往受灾国家,因为他发现在一些贫穷国家和地区,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洪水才会完全退走。除了用禄莱胶片相机拍摄,他还用iPhone和摄像机拍摄灾民如何在水中继续生活的状况。之后,他采用不同的方式传播这些照片。一方面,他用手机将一些照片上传到微博;另一方面,将动态录像与静态图像并置展示,以求达到用多媒体拍摄、采访和传播的效果。
另一位年轻的南非摄影家米哈伊尔·苏博斯基(Mikhael Subotzky)与英国艺术家帕特里克·沃特豪斯(Patrick Waterhouse)合作,在2008年至2010年间创作了关于南非一栋非洲最高的公寓大楼项目的作品。这栋大楼原本是为了吸引白人居民而修建,种族歧视制度被推翻之后,许多白人住户搬到郊外居住。这栋大楼的开发商破产后,它成为黑人和其他族裔居民的天下。两位艺术家采用类型学的方式分别拍摄了每个住户的房门、窗户和电视屏幕,之后,将它们按楼层的房间号分别并置起来,再用三个灯箱展示。该项目的最终效果仿佛是这栋大楼的解剖图,从外到里地展示了其中居民的生活状况,包括他们的肖像、品位、家具、窗帘,以及喜好的电视节目等。从以上这两部作品来看,新闻报道摄影师正跟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发展而转型,以便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媒体地进行报道。
后摄影与新美学
从本届展览可以明显看出,当代艺术家和摄影家正充分利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媒介进行创作,互联网成为他们的主要工作平台,数码技术是他们的重要手段,贯穿在他们工作流程的每一阶段;他们游走于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他们的作品也是介乎于真实与虚构之间,他们大多放弃宏大叙事的手法,转向关注个人感兴趣的群体生存状况,更多强调艺术家个人的体验,叙事更加碎片化、离散化和日常化。
他们往往采用非线性的叙述方式,主张与观众互动,证明罗兰·巴特“作者已死”的论断正深入人心;他们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博客和微博传播自己的作品,与世界各国的观众连通;他们还自己客串图片编辑、策展人、评论家和出版人等角色,自行出版限量画册出售或交流,策划展览并撰写评论;他们收集和挪用网络上的现成图片和录像,再现、重演或重做现成品变成主要的创作方式;呈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包括iPad、液晶显示器、银幕、多媒体、装置和录像、自行出版的画册等。
他们较少背负“本国文化使者”的使命,更倾向于关注全球化之后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内战冲突、种族歧视、金融危机、文化差异、同性恋、反恐和移徙等;他们的作品明显受全球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影响,所以,尽管当今世界处在混乱和巨变的过程中,但他们的视觉艺术作品都指向一个新秩序,探讨共同关心的主题,采用类似手段、策略和媒介,形成了后摄影时代的一种新美学。这种美学不是以审美作为首要的目标,而是需要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再审美”,并能促使他们参与思考当今世界的各种严肃问题。
本届三年展将持续到9月8日,展出来自北美、西欧、北欧、非洲、南美洲、东亚、东南亚、中东等地区14个国家28位艺术家的摄影和录像作品,唯独中国摄影艺术家缺席。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和新媒介,中国艺术家尤其是年轻艺术家需要加入到国际摄影艺术家的行列,共同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和媒介,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作品,以便迎接摄影正在进入的新时代。
附:参展作者名单
ROY ARDEN
HUMA BHABHA
NAYLAND BLAKE
A.K. BURNS
ALEKSANDRA DOMANOVIĆ
NIR EVRON
SAM FALLS
LUCAS FOGLIA
JIM GOLDBERG | MISHKA HENNER
THOMAS HIRSCHHORN
ELLIOTT HUNDLEY
OLIVER LARIC
ANDREA LONGACRE-WHITE
RAFAEL LOZANO-HEMMER
GIDEON MENDEL
LUIS MOLINA-PANTIN
RABIH MROUÉ
WANGECHI MUTU | SOHEI NISHINO
LISA OPPENHEIM
TREVOR PAGLEN
WALID RAAD
NICA ROSS
MICHAEL SCHMELLING
HITO STEYERL
MIKHAEL SUBOTZKY /
PATRICK WATERHOUSE
SHIMPEI TAKE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