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摄其精华 于 2013-8-19 16:25 编辑
周日午后,酷热难耐,独自到河边乘凉。昔日宽阔的潘河已退化成蚯蚓般蜿蜒的小溪,大面的河床被野花杂草占据,倒也给人一些清凉的感觉。 突然,有几只蜻蜓跃入眼帘,舞动着轻盈的身姿,轻灵的穿梭在漫目芳华之中,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来。全然不顾毒辣的日头,从摩托后座拿出相机,追着蜻蜓拍将起来,指望能拍出几张具有诗情画意的片子。无奈技术欠佳,都不尽人意。 蜻蜓是最平常不过的昆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依靠灵敏的复眼和极佳的视力可以捕食对人有害的蚊虫,但它食性较广,所以不能靠它专门防治某种虫害。尽管如此,优美的造型,轻盈的舞姿,使人们对它青睐有加,特别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绚丽的诗句来赞美它。 说起和蜻蜓有关的诗句,人们最为熟知的可能就是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了。这两句诗似一幅很有意境的摄影图片,定格为妙趣天成的诗画小境:新荷初出水面,带着露珠的嫩绿荷叶上,或者亭亭玉立的花蕾上,一只小蜻蜓悠然自得地落在上面,静中有动,妙趣横生。 如果杨万里的诗句如诗画小景的话,唐朝诗人韩偓的《蜻蜓》就是微距特写:“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诗人笔下的蜻蜓眼似碧玉、翅如云母,比蝶更轻盈、比蜂还苗条,有如头戴碧饰,轻纱曼舞的美少女。 而元代画家王振鹏眼中,蜻蜓更像一个出身名门,优雅高贵,又有侠肝义胆,卓尔不群的英俊少年。他在《咏蜻蜓》一诗中这样描绘:“伶爪细腰肩舞纱,英姿交织混沌天。疏影清潭轻点水,更立剑尖若等闲。” 再看唐朝陈子昂的“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崔护的“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宋朝欧阳修的“绿萍合处蜻蜓立,红蓼开时蛱蝶飞”无不让我们心旷神怡。在河边树荫中席地而坐,微风轻拂,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微微摇动的水草,款款轻飞的蜻蜓,吟诵着古诗名句,不禁令人倍觉凉爽。看着正在建设的潘河橡胶坝,畅想建成蓄水之时,再增添些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蜻蜓上下鱼东西”,杜甫“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的意境,该是多么的惬意啊! 最后就以杜甫的诗句“蜻蜓立钓丝”作谜面出个字谜,给大家消暑助兴。谜底是传说中的一种瑞物,希望它能给大家纳祥降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