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7-25 10:40|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68| 评论: 0|来自: 长江日报
摘要: 近日,从英国回国度暑假的武汉女孩郭思瑜,向记者出示了她的一本摄影画册《武汉**教救世堂》,画册里拍摄的是汉口武胜路西侧、汉水边的82岁老建筑救世堂。 26岁的郭思瑜在协和医院家属楼里长大,如今在英国 ...
近日,从英国回国度暑假的武汉女孩郭思瑜,向记者出示了她的一本摄影画册《武汉**教救世堂》,画册里拍摄的是汉口武胜路西侧、汉水边的82岁老建筑救世堂。
26岁的郭思瑜在协和医院家属楼里长大,如今在英国伦敦求学。回汉期间,常跟从事文史工作的妈妈实地探访老房子,拍摄了大量照片。
从本科到硕士都学法律的她,最后舍弃法律,考入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改读“记录摄影与新闻摄影专业”。
拍摄《武汉**教救世堂》组照断断续续用了1年时间。这座建成于1931年的优秀历史建筑,属中西合璧的教堂样式,在整个中国的**教堂中仅此一例。她要为它留下全面的影像。
从郭思瑜完成的照片上看,救世堂正面外观有中国传统庙宇的建筑风格,内部却是典型的**教十字架布局;它的屋顶类似船的龙骨,有北欧建筑的风格。
上世纪30年代武汉发大水,救世堂收容过难民;抗战时期,救世堂设立“难民救济委员会办事处”,给难民发放寒衣、粮食。
郭思瑜的画册去年下半年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这个暑假,她从英国回来,想到的还是武汉的老房子。她希望参加到长江日报发起的“100栋老房子,100种爱情”微电影活动中来。(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徐蕾 黄金露)
郭思瑜和她的《武汉**教救世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