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头容易拍出气势
即使是水量不大的浅滩溪流,使用广角镜以低角度上脚架拍摄,并以慢速快门抓住溪水流动的水纹细节,也能拍出气势浩大的作品。
Canon EOS 30D + SIGMA 17-70mm F2.8-4.5 Macro的31mm端。光圈F/20, 快门0.8秒, ISO100, 手动曝光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天空尽量不入镜
除非是顺光拍摄,否则大部份的瀑布场景都是反差极大的。因此,在高反差环境中由下往上拍摄瀑布时,建议采用用低角度仰拍,但须尽量避开会过曝的天空,以免画面中出现留白的状况。
Canon EOS 30D + EF-S 17-85mm F4-5.6 IS USM的18mm端。光圈F/8, 快门1/15秒, ISO100, 光圈先决模式, 自动白平衡,RAW转JPEG。
掌握光线与水流的对话
如果说构图是撷取空间的艺术,那么选择拍摄时机就是撷取时间的艺术。本图选择在清晨太阳刚升起那一刻的微光下拍摄,藉由顺光的角度与水波荡漾的折射,人影与水面光影相呼应着,就像是在与大自然对话一般。
Canon EOS 30D + Tokina AT-X Pro 12-24mm F4 DX的12mm端。光圈F/6.3, 快门1/100秒, ISO320, 光圈先决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视觉延伸感
溪瀑的构图,建议可先尝试远近构图法,去加重溪谷奔流的壮阔景深与视觉延伸感。当你不论是在捕捉溪流由上往下的急流,或是平坦河床的幽静感觉,都可试着采用直幅拍摄,将构图的重心放在由远而近的调配上,除此之外,还可搭配井字构图,将画面重点摆放在交叉位置,吸引观赏者的目光聚焦在井字的重心上,亦可随着远近距离的不同拉出更多延伸感。由此基本法则去发挥,再视现地决定在画面出现的元素,例如是否要增加季节植物入内或是有特色的岩石…等等。
采用直幅构图去拉出视觉延伸感,亦可展现溪瀑的壮阔气势。 表现透明感 将水面拍的很清澈,可以感觉到河水透明感,也是一个拍摄溪瀑常见的手法,如果遇到较浅的溪流,能够完整呈现河床下的感觉,如果有特殊石头的排列,也都会在画面中清楚显见;若遇水深较深的河川,当水质很干净时,除了透明感给予透彻心凉的的表现外,说不定还可意外捕捉到水底生物、鱼类…等,增添照片的丰富性。 试着在镜头前方加装偏光镜,滤掉过多的光线反射,也可以捕捉透彻心凉、水面具有透明感的宁静溪瀑作品。
尝试横式构图的壮阔
如要表现溪瀑的壮阔,不见得每次都得用直式构图,有些在天然景致上,先天就已经强调宽景的气势,摄影者只要顺势将地形特性利用构图手法去加强,改采横幅反而会出现更多的影像力道。至于拍摄主体摆放的位置,是要安置于中央或是画面四周,并没有一定的准则,但一定要具备美感和视觉焦点,例如这次范例照片,从左侧瀑布留下的水量,并不是非常大,将整个画面改采横幅构图,并把右侧水流、石头和少许落叶带入到画面上,除了气势增强之外,更增添了画面的协调性。另外一张的作品原理也是相同,或许瀑布的单一力道没有很强,采用横式捕捉这样的画面,并加入远近景为作品加分。
这张相片若以直式构图,反而切断了应有的气势,所以改采横幅构图去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