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时代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感情一致的艺术形式。我想与今天这个时代感情一致的艺术形式恐怕就是摄影艺术了。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相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走在大街上,经常看到有人手拿相机,记录生活的点滴。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看到所学科目中竟有摄影基础课。心想:摄影,这么简单,只要按动快门就可大功告成,谁不会呢?为什么还要开设这样一门课呢?带着满腹的疑问,坐在教室。看到过老师制作的网络课程,听到过老师的讲解后,我突然明白了开设摄影课的原因。原来摄影并不是我们简单的安下快门就可以大功告成的事情,它是一门艺术,要想拍摄出一幅优秀的作品,不仅需要我们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要有深刻的艺术修养。
第一次摄影实践课上,手拿相机,心情无比激动,走在偌大的校园里。看到什么就想拍什么——来往上自习的同学、路边的报摊、湖边的柳树…恨不得把他们全部都拍摄下来。但一想到郭老师所说的要想拍摄出一幅优秀的作品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①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主题②吸引观者注意力的表现主题的主体③画面结构要简洁明了。就犯难了——感到很难找到一个值得拍的题材。第一次摄影实践给我带来的最大沟就是要拍摄出一幅优秀的作品太难了,不仅需要我们有发现美的眼睛而且要我们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另外的一个感受就是摄影挺辛苦的。
罗丹在他的遗嘱中写道: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与人和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是啊!美无处不在就在于我们是否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心去发现美。正是由于摄影着对生活的独特体现,发现,创造与比较与普通生活的自然形态和景观孕育出较之生活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并且充溢着作者个性与感情的集中美的意向。正是由于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摄影家袁毅平用两年多的时间先后拍摄黑白、彩色照片100多张完成了其不朽之作《东方红》。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摄影家拍摄的作品既不能仅仅满足于人的视觉感和愉悦感。摄影作品的目的也不能仅仅再现客观事物而应当考虑如何尽力注入作者的感情,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揭示事物的本质。
摄影很易,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只需轻轻按下快门便可大功告成。摄影很难,要想拍摄出一幅优秀的作品太难了——不仅需要我们有过硬的摄影技术更需要摄影者的文化修养、对美的审视能力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作为新手的我们就需要加倍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