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62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小”世界的迷人&佳能新老微距镜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9-28 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然充满魅力,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世界,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摄影师都会被它的魅力深深折服。不过,相比通常肉眼可见的宏观世界,我更偏爱那需要用微距镜头去发现的微观世界,并深深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佳能的优质微距镜头是我不可或缺的工具。  佳能EOS 700D ◆ 100mm ◆ F8 ◆ 1/200s ◆ ISO 200
  

  佳能EOS 5D Mark Ⅲ ◆ 100mm ◆ F11 ◆ 1/125s ◆ ISO 100
  

  上图拍摄的是一只爬在月季花上头上顶着水珠的螳螂。这只螳螂其实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螳螂,体长仅仅1cm左右,随风飘到一朵月季花上时被我发现。当然没这么巧螳螂的头上正好有水珠,从小水滴在它头上形成到小螳螂把水滴弄掉,期间不过几秒钟的时间,这意味着对焦一定要快。我使用的器材是佳能EOS 5D Mark III和Macro EF100mm F2.8 L IS USM镜头,此外还有一套佳能Macro Twin Lite MT-24EX双灯头微距专用闪光灯,采用手动对焦拍摄。这里的技巧是:采用手动对焦锁定最近对焦距离(此时也就是最大放大倍率1:1),手持前后位移进行合焦,在合焦瞬间迅速按快门拍摄(因为有双灯头闪光灯,不用担心快门速度过慢导致拍虚)。这是我最常用的拍摄微距的方法,对于体型较大的昆虫,我一般采用自动对焦(这是因为佳能Macro EF100mm F2.8L IS USM的自动对焦速度和精度在微距镜头中都算是非常突出的,一般的微距镜头还是建议配合取景放大器,使用手动对焦更为可靠一些);但在拍摄微小的昆虫时,手动对焦更加可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0:14 | 只看该作者
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新一代EF100mm F2.8L IS USM微距镜头不仅仅是加入了光学防抖这么简单,改良后的镜组结构配合UD镜片对于高反差边缘的色散现象控制的非常好,特别是在背景有双头闪光打出轮廓光的情况下,放大观察螳螂也很难发现色彩溢出的现象。  

  上图拍到了小螳螂用前足抹掉嘴上水珠的瞬间。小家伙显然对身上的水珠感到很不满意,用前足不停地抹嘴上的水珠。拍摄这张照片时,我使用三脚架固定好相机,在EF100mm镜头合焦后迅速把佳能MT-24EX双灯头闪光灯的其中一个灯头取下拉至螳螂的背后进行补光。这意味着正面一个主灯,后面还有了一个背光灯,从而抵消掉螳螂身后的阴影让背景显得非常干净。这正是我喜欢双灯头闪光灯的原因——两个灯头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实现多种布光方式。
  下图是一个盛夏的中午,我在阴凉的大树上发现了这只正在树叶上乘凉的昆虫。炎热的天气让它变得懒惰,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它丝毫没有察觉——不过为了避免意外惊扰,我还是选择了佳能Macro EF180mm F3.5L USM这只并不容易掌握的长焦微距镜头,利用它超长的焦距才能在距离昆虫足够远的情况获得特写照片,由于虫子在画面中占比足够大,甚至可以采用EF180mm镜头的自动对焦进行拍摄。虽然多数长焦微距镜头的对焦速度比较慢,但EF180mm 镜头的自动对焦性能还是让人很放心的,不仅精度很高,而且多数情况下USM马达驱动浮动镜组对焦的速度能很好的满足拍摄昆虫的需要。
  佳能EOS 5D Mark Ⅲ ◆ 180mm ◆ F9.5 ◆ 1/180s ◆ ISO 400
  

  佳能EOS 60D ◆ 60mm ◆ F8 ◆ 1/250s ◆ ISO 400
  

  “尽管光圈已经缩到F8,但背景里杂乱的反光仍被较为柔和的过滤了,EF60mm 微距镜头的焦外效果相当不错”
  上图,我在老家的厨房里发现了这只小跳蛛,当时它正好跳到菜板的辣椒上,并且正在用脚须擦眼睛。刚好一台轻便的EOS入门级机身和一只同样小巧的Macro EF-S 60mm f/2.8 USM微距镜头正在手边,在这支微距镜头高效的自动对焦系统的帮助下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被我抓到,画面的感觉就像是跳蛛戴着拳击手套准备迎战敌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背景杂乱的光斑被很好的过滤了,APS画幅的EF-S 60mm微距头凭借圆形光圈一样能获得不错的焦外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0:15 | 只看该作者
 拍摄生态微距,耐心非常重要。比如下图中这只白色的蟹蛛就非常不老实,尽管EOS 700D配合专为APS画幅佳能单反设计的Macro EF-S 60mm f/2.8 USM微距镜头,对焦动作已经足够迅速,但仍然很难将它“定格”,我一度怀疑它有多动症。在我对着它拍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才终于拍到这个比较满意的瞬间。蟹蛛之所以叫蟹蛛,是因为它的体型有些像螃蟹,并且还会横着爬。不过,蟹蛛也能直着爬,这点可比螃蟹强。  佳能EOS 60D ◆ 60mm ◆ F11 ◆ 1/250s ◆ ISO 400
  

  拍摄这张蒲公英的剪影照片花费了不少时间,需要日落到合适的高度, 亮度也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 值得一贴的是佳能的Macro EF-S 60mm F2.8镜头的抗眩光能力非常突出, 同时在这张由无数“ 线条” 构成的照片中, 高反差的“ 线条” 边缘居然看不到任何色彩溢出的现象, 镜头的综合光学素质值得称道。
  

  器材简介:
  Macro EF100mm F2.8L IS USM:佳能第一支拥有光学防抖系统的微距镜头,拥有12 组15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一片超低色散的UD镜片以提供优良的色彩表现。它的机械结构也非常优良,即使在合焦至最近对焦距离时,镜身的长度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非常有利于微距拍摄— — 配合安静的USM马达,多数情况下不会把那些敏感的昆虫们吓跑。
  Macro EF180mm F3.5L USM:佳能L系列第一支微距镜头,镜身在对焦时同样不会变长。它拥有浮动对焦机构能够改善对焦时镜组移动对画质造成的影响。唯一的问题是这支镜头没有IS防抖系统,使用时一定要配合三脚架才能保证拍摄的精度。然而对于微距昆虫摄影来说,这支镜头不可或缺,因100mm微距即使在配合APS画幅相机时也只能达到160mm左右的焦距,只有这支镜头才能让全幅单反获得更理想的微距视角— — 同时也能使拍摄者距离昆虫更远,以减小对它们活动的干扰。
  Macro EF-S 60mm f/2.8 USM:这支新近才上市的微距镜头专门为APS画幅采用EF-S卡口的单反相机设计,它的USM马达经过改进有着更好的对焦效率。同时镜头体积重量都不大,刚开始接触微距摄影的用户会很快适应它。值得注意的是,这支镜头的浮动内对焦系统拥有三个移动镜组,不仅保证镜筒在拍摄时不会伸长,也能大幅改善因为对焦镜组移动对画质造成的影响。由于它的价格不贵,可以作为拥有EOD 70 0D等入门级单反的摄影爱好者尝试微距昆虫拍摄的第一支镜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0:15 | 只看该作者
好教材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28 11:2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关注、浏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9-28 17: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浏览、谢谢分享。{: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09: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从 发表于 2013-9-28 17:00
关注、浏览、谢谢分享。

谢谢你的支持 预祝国庆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09:00 | 只看该作者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3-9-28 11:26
好贴、关注、浏览学习!!

谢谢你的支持 预祝国庆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09:00 | 只看该作者
云追月 发表于 2013-9-28 10:15
好教材 学习了

谢谢你的支持 预祝国庆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0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支持 预祝国庆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1:01 | 只看该作者
光影学者 发表于 2013-9-29 10:50
好教材 学习分享了

谢谢你的支持 预祝国庆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0-1 08: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给的分享,回帖支持{: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 14:09 | 只看该作者
时光章【光影】 发表于 2013-10-1 08:30
谢谢老师给的分享,回帖支持

谢谢你的分享支持{:soso_e160:}国庆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0-5 11: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顶贴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6 08:46 | 只看该作者
娄群才 发表于 2013-10-5 11:18
谢谢分享,顶贴支持

谢谢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