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1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点测光及常用修正光比的方法技巧全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10-26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测光及常用修正光比的方法技巧全解读来源:中关村在线




  在一般的场合下我都是先用点测测量高光部位,在这个基础上遇到顺光等光比较小的情况下加1/3;逆光加2/3;光比更大时加一档或更大些。这样做的原因是以高光不溢出为原则,来寻找恰当的曝光位置,我们一般用光圈优先都先根据需要预设了光圈,当然更会根据需要事先预设好感光度,这两项一般是个常数事先都会预设好,拍摄现场要做的是根据光比设定一下加减多少档曝光量(前面提到的那个1/3、2/3就是),这时对准高光部点测,比如有云天有高山有平地的画面对准云天测光,这个对准高光部位很重要,因为我们事前想要达到的要求是高光不溢出低光尽量有层次,高光位置非常容易找准,给出的读数就是要寻找的最佳位置,因为我们对其它参数都事先做了设定,这时就看给出的速度,拿这个速度当曝光参考。如果这时按下快门曝光量是准确的,但焦点不是所需要的所以还不能拍摄,这时的解决办法有几种,比如改用M档,但那很麻烦而且只拍一张如多次拍摄每次构图不一样都得重新测光,我喜欢改回评价测光单点对焦,在完成上述点测过程有了参考数据后马上改回评价测光单点对焦,因为光圈及感光度都是事先设定的没变,用评价测光的单点对焦测量需要的焦点(还比如上面提到的场景,有云有山有平地还有一个人,那这次的焦点对准人脸),这时还是看给出的速度是多少,与刚才点测的速度相差多少就加减多少曝光量,这个组合就是最后要找的曝光组合。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觉得这样比较方便,说起来一大堆其实熟练后掌握操作很短的时间,我觉得比白加黑减回看屏幕要省事快捷,还有可能是我的相机是入门级的原因吧回看屏幕在强光下我看不好(我的眼睛可是1.5,现在标准5.2的),这种操作方法可以一次就找准曝光位置不用来回重复操作,我觉得这时如果还在原基础上用评价测光加加减减只会越来越偏离这个准确的最佳位置(正好高光不溢出向右到边缘的恰到好处的位置),而且在改回评价测光并且根据点测数据做了调整后只要单点对焦的目标不变,比如刚才提到的人脸,就可以任意二次构图,多次拍摄,不管三张五张十张二十张都可以,刚才调整的那个加减都有效变化很小,甚至光线整体变化都对修正的加减影响不大,一直可以利用到我们改变了拍摄位置和拍摄角度前一直有效。
  

  这种用点测加补偿操作可以一次就找准正常的曝光位置,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正确的调整我们需要的影调,随后改回评价测光是为的便于对焦与二次构图和多张拍摄,如上操作控制曝光自如多了,有好友会说片子影调还不合适,那是因为相机的感光元件宽容度不够所造成的,在这时应该做的是修正光比,而不应该在原地加加减减浪费时间,在原地加加减减等于是兜圈子,做任何修改都偏离那个最需要的曝光位置,修正光比一般有两种方法:补光和减光。
  

  补光我们拍人像常用的闪灯、反光板、反光伞等都是,我们有的好友拍花卉拍人像去寻找合适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去寻找合适的天气,成年累月去等待;再寻找合适的光线角度;前三者都合适了花还得开的正合适,并且花的位置待的也得合适;如果这五样都合适恐怕任何人都可以拍好,那摄影也太悲哀了吧?就好比做了一个标准的框子去捞鱼,自己四处去用这个标准套子套,衡量别人的照片也用这个套子套。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室内人像布光,主光、阳辅、阴辅、轮廓背景光等的布光原理,利用反光板反光伞加上闪灯去改善环境不是更好么,当然要切合实际比如光比很小的水泥天用灯到恰当位置补充一下主光;光比大时用反光板反光伞或闪灯补下阴辅阳辅的位置,因为花卉褶皱多不适宜用闪灯当主光和阳辅,当阴辅还是很合适的,如果想用简单的一块板一只灯就解决问题不现实,我们拍长城人像不是为了人与背景的天空云层合比例经常用两只以上大功率离机闪并且闪灯要加滤片么,您可能说这太麻烦,但比起成年累月千百次去都等不到合适的情况而像这样一次就拍得比较理想您说那个省事,而且还更练技术更好玩?
  

  刚才说的小场景用补光,像自然风光大场面一般需要用减光,偏振如果利用的恰到好处经常可以帮我们大忙,有的好友说偏振像百叶窗拍出片子中间亮边上暗,难道那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还有渐变灰,我有一只胶片时代的只有一个点的渐变灰GND镜,就是专拍太阳用的,可惜只有ND4,经常觉得不给力,如果到ND8我想会很给力的;黑卡操作用好更不受形状限制,当然一般也得与ND镜片配合使用。
  甚至有些时候减光补光需要同时操作,这时需要注意的是补光时不能破坏整体效果用离机闪的补近景当阳辅阴辅输出要恰当适度。
  有一个基本问题必须认识正确,就是我们拍摄照片中的层次是在拍摄时必须要拍出来,如果前期曝光不准确层次没拍出来后期是做不出来的,除了有特殊效果需要外我们用舍弃一头的办法不是个好方法,前期丢失的层次后期没法找补回来,而修正光比是可以照顾整体画面的,就像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在数码时代我们可以借鉴到在前期就要有所作为,而且是决定性的操作,后期才可以修饰,认识到这点就认识到了前期拍摄时修正光比的重要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6 11:29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6 15:01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28 14:56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