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 何池康 ![]()
昆明风光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朱伯威 ![]()
金飞豹企业营销策划公司 金飞豹 ![]()
研讨会现场.
2010年10月19日,由云南省旅游局主办、品上咨询承办的“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网络营销研讨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何池康与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天涯、中国旅游新闻网、百度、艺龙网、乐途网、芒果网等中国主流网络媒体主管及相关旅游专家一道,就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所面临的“网络营销”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上,何池康副局长表示,“通过此次研讨,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关于‘七彩云南’品牌的建设,云南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此外,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云南旅游需要有针对性的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二次创业的方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因此,何池康副局长呼吁,希望与网络媒体一起,研究旅游、研究云南、研究网络营销,研究三者结合的方式方法,共同把中国的旅游做大做强,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务网络营销”道路,进而带动云南旅游走出一条七彩之路!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应对云南旅游“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旅游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严峻形势,200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开展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等战略举措,努力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的总体目标。 事实证明,“二次创业”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受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9年全球旅游消费低迷,旅游市场特别是入境游市场大幅萎缩,客源争夺异常激烈。全省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全国旅游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攻坚克难,逆势上扬,接待海外游客和国内游客分别达284.5万人次和1.2亿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17.3%和13.7%;旅游业总收入达810.8亿元,同比增长22.2%,超额完成省政府年初预定指标,是旅游“二次创业”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入境旅游人数比2008年下降了2.73%,过夜旅游人数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下降2.86%,而云南以上三项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次创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云南旅游业的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仍然面临重重挑战:体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开发合作进程滞后;融资困难;游客人均消费偏低;总体经济效益不高。2010年,国家正式批复云南为“西南桥头堡战略”,这将给云南的旅游业带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国际化”,还是“二次创业”,对云南都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何利用网络媒体将云南旅游业进行全面的包装宣传?怎样提高云南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除了宣传,网络媒体还能对“七彩云南”的“二次创业”提供什么帮助?与会的网络媒体主管和专家就此积极向云南旅游局建言献策,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大量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诸如,在二次创业过程中,需要拓展观念、完善业务、制定战略、专业营销等。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资料: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就云南旅游产业综合改革发展进行调研时强调:“要紧紧抓住我省列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机遇,着力在体制机制、试点建设、投融资方式和政策支持4个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大景区、培育大企业、引进大品牌、开拓大市场、以大项目带动旅游业大发展这5大关键举措,把云南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次创业,核心是抓好“六大工作关键”和“七个发展重点”,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大关键”是:
一是建设大项目。必须全力以赴推进大项目带动战略,从旅游资源实际和市场有效需求出发,结合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快高端度假型旅游大项目建设,不断推出云南旅游的新“亮点”和新“热点”。
二是开发大产品。要不断拓宽旅游产品的外延和内涵,培育一批市场欢迎、游客青睐、效益良好的旅游大产品来支撑大产业。
三是培育大企业。要综合运用各种行政资源和市场手段,加强政策扶持和行业指导,把大企业培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各类旅游企业做大。
四是开展大营销。要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强化营销理念,积极拓展旅游营销深度和广度,以产品建设和旅游线路延伸为基础,统一形象,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新方式,建立云南旅游大营销体系。
五是开拓大市场。要把大市场开发放在工作首要位置,已有的要巩固,新兴的要拓展,潜在的要培育,更好地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坚持国际、国内市场两手抓、两手都要抓好。
六是强化大管理。要在旅游市场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大旅游必须要有大管理理念,通过大管理形成统一大市场、大品牌、大形象、大效益。
“七个重点”是:
一是抓国际化发展。要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深化国际旅游合作的过程中,加快推进我省旅游管理服务与国际标准和规范对接,积极推动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和旅游营销方式与国际旅游市场对接。
二是抓标准化发展。通过推行标准来规范市场,更要在一些重点领域争取成为国家行业标准,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抢占行业管理的“制高点”,赢得更多“话语权”。
三是抓精品化发展。要用精品化的观念指导旅游产业各个要素的发展,加快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开发,推动精品旅游酒店、旅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通过各个精品要素的汇集,把云南建设成为的精品旅游目的地。
四是抓品牌化发展。集中力量把“七彩云南、旅游天堂”这个大品牌和“香格里拉”、“茶马古道”、“休闲养生”、“体育度假”、“避寒避暑”等云南旅游特色品牌培育好、提升好、推广好,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五是抓集群化发展。国内外经验证明,区域集群化发展是促进产业要素聚集,推动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的重要途径,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我省旅游业在集群化发展方面已取得一些经验,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要以规划为抓手,切实加强集群化发展的引导和扶持。通过集群化发展,推进旅游开发建设跃上新台阶。、
六是抓特色化发展。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通过打造自身的特色性,培育核心竞争力,切忌一哄而上和蛮干,切实防止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七是抓文化化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通过高水平的策划创意,把有形与无形表现形式的文化内涵有机结合,做到“书本上的动起来,地下埋的走上来,已逝去的活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