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5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筑梦华山——一座山的峥嵘气象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3-12-20 07:06 | |阅读模式
来源: 新华旅游     



    华山全景

    在中华版图的中心,有一座山,它以“险”扬名天下。它是华夏之根、中华之源。华夏之“华”、中华之“华”均源自于它。从古至今,它一直保有极高的历史地位,“盖以华居二条之中,高位五岳之最,中天而立,旁绝攀援,端冕凝旒。有王者君临天下之象。星有北辰,岳有太华,皇都有关中……王者建都,尝上法北辰,下师太华,以居天下之心腹。”

    俯视中原,在辽阔的关中大地南侧,横亘着一条中分南北的逶迤山脉,这座绵延1600余公里的巨大山系,就是中华龙脉——秦岭。秦岭一路途径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四省,仅在陕西境内就留下了500余公里的身躯。

    这座山脉,为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增添了几许磅礴气势与一抹诗情画意。从古至今,长安城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贩夫百姓,都喜欢在劳作之余,南望秦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重峦叠嶂的大秦岭,犹如一位正当壮年的父亲,巍巍葱郁,身躯伟岸,敦然守立。然而径直向东,及至渭河平原,这座山脉的气象却全然不同了。




华山迎客松

    在这里,这座逶迤连绵、林木葱郁的山脉径直拔地而起,四壁如削,形成了一块“美若莲花,利如擎剑”的巨大山石。这块长达20公里、宽7.5公里、高2000余米的巨型花岗岩就是“有王者君临天下之象”的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华山名震寰宇,从古至今无人不识、无人不晓。独特的山象使它从芸芸众山中脱颖而出,危峰高峻、卓尔不群的气质令每一位攀登过它的人都永生难忘。这种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本应在大旅游时代中最炙手可热势绝伦。然而,在近十余年中,这座山屡屡锐意进取,却次次黯然滞后。1982年,它就被国务院评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然而,直到2010年,华山才一路坎坷地踏入“国家5A级景区”行列,而直到今天,这座绝世无二的奇特山体,还依然行进在“申遗”和“世界地质公园”的漫漫征途上……

    华山人深爱着这座山,多少代人,历经多少岁月,付出了多少艰辛与苦难、风霜与汗水,在此筑梦。它的峥嵘气象、它的凤凰涅槃、它的诺亚方舟、它的世界之梦,共同组成了一部“奇险天下第一山”沉浮录。

    所有的故事,都始于很久很久以前……然而这座山的历史实在是太久了,久了令自诩伟大的人类站在它的面前,都觉得渺小不可言。那是在地质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年代——太古代时期,也就是25亿至30亿年前,那时,从宇宙中望去,地球表面几乎全被海洋所占据。陆地碧波万顷、平静幽美,却一片死寂。这一时期,地球上没有生物,没有生命。这一时期,华山隐没在深不可测的海洋深处,是一处不知名地壳。

    时光飞逝,光阴流转,进入元古代,一切都不同了。

    著名的海底火山大喷发,摧毁了地球原有的平静。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从海底崛起,随之地球上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在今天被称为渭河平原的地方,地壳深处一股强劲的花岗质岩浆喷薄而出,上涌冷凝,骤然形成了一块长20余公里、宽7.5公里、高2000多米的完整巨型花岗岩体,它就是今天华山最初的骨架。

    而后,随着地质变动的征程的漫漫演化,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等跌宕起伏的时代,经历了生命大爆发、震旦季大冰期、白垩纪大灭绝、第四纪大冰川期等规模宏大的气候变迁;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霜雨雪;经历了炙热的淬炼与寒冰的侵蚀;经历了断裂与重组,经历了漫长的沧桑与复杂的地质演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华山形象——峰如刀削、利如擎剑、壁立千仞、孤危绝耸!

    沧海桑田之于宇宙,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人类的发展史又何尝不是如此。

    莽莽中原,万山连绵。浩浩青史,狼烟四起。五千年华夏,多少刀光剑影,悲欢离合,扰扰攘攘甚嚣尘上,华山始终英姿勃发、肃立如磐,北守黄河,南望长江、俯览东西。地球老了,华山不老;历史老了,华山不老。

    站在今天陕西省华阴市的310国道上南望,一座座峻峭的山体迎面压来,其刚毅之形使人望之生畏、观之惊叹!它的陡峭,不必在山中体会,仅是从山下一望即知。那垂直的崖壁、直冲云霄的气势,让第一眼见它的人甚至不相信自然,而宁可相信那劈山救母的传说。

    山脚下玉泉院后面那条葱郁蜿蜒的小路,就是被称为“自古华山一条路”的登山老路。登山的人从仙气缭绕的玉泉院出发,沿着澄澈的山泉溪流而上,经五里关、石门、莎萝坪、毛女洞、云门至青柯坪,再从青柯坪到北峰。这条路也是登华山最艰险的路程之一,危崖峭壁、突兀凌空,惊心动魄。尤其经历了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这一连串的绝壁攀援,人们往往胆战心惊、精疲力竭。一些年长的登山者,及至北峰,便已不能前行,错失前方那处真正体现华山之精髓的天外三峰。




东峰云海

    1996年,华山建成了第一条索道——北峰索道,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2013年,华山建成了第二条索道——西峰索道,开辟了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有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

    如今游人乘索道游华山,可选择乘北峰索道上,游完北峰后经苍龙岭、金锁关至东南中西四峰,再乘西峰索道下;也可选择乘西峰索道上,游完东南中西四峰后下至北峰,乘北峰索道下。

    这两种方法前者可以体验华山之险,但颇费些体力;后者可在缆车上观赏华山西峰之大美风光后轻松游完四峰,却不能体会苍龙岭逶迤幽险之势。

    华山之峥嵘气宇,在于山,又不在于山。朝阳峰守望东方云海醉天地,莲花峰西望秦川气势盖长安,落雁峰南瞰中华群山尊极顶、五云峰北俯黄渭苍龙接天关。五峰之中,遍布历史人文。赵匡胤陈抟对弈赌华山、刘彦昌吹箫引凤、沉香劈山救母、隐士开馆授徒、韩愈投书祈命、金庸华山论剑……老君洞内,老子退隐修炼《道德经》;太乙池中,全真派发祥道场文明;长空栈道,贺老凿危崖避隐全真岩;鹞子翻身,惊却古今多少登山客。这里的每一尊摩崖石刻,都是华山古往今来的绝世遗韵。这里的每一寸烟岚石阶,都留下了文人雅客的惊心与惊叹。而今,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欣赏华山、膜拜华山、征服华山。

    在中国,能使人产生征服欲望的山,屈指可数;豪气荡胸的情怀,绝非那些靡靡之山所能激发出来的。华山,险中藏奇,奇中隐秀,行至其间,使人顿生居华岳之首雄风浩荡、临华岳之险不惧人生的气概。难怪金庸要将武林盟主选举大会定在华山,能征服华山者,才是武林人。在华山天险中得胜者,才能一统江湖。这是一座纯阳之山,不含丝毫阴柔,华夏当此气节,何惧跳梁小丑。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这座山全天候、全四季的美。华山是中国山岳类景区中唯一一座昼夜开放的山,夜登华山之刺激惊悚遂令攀过之人终生难忘,而经历了一夜艰辛,站在东峰顶上观浩瀚朝阳破云而出的那一刹那,人们都忘却了自我、忘却了世间、忘却了一切悲欢荣辱,只沉醉在这亦真亦幻天地间。

    华山春之翠秀、夏之豪情、秋之肃美、冬之清透,都令人耳目一新。春三月,华山朝拜者浩浩荡荡,古今绵延不绝;夏七月,进山避暑者络绎往来,世界各地的游客将华山变成一座世界山;秋十月,华山一改昔日桀骜不驯,漫山的红叶金枝在秋阳的投射下散发出迷离的璀璨;冬腊月,天外三峰琼枝雾凇,遍山晶透,山风呼啸,绝壁落雪,此景只应天上有,不似在人间。

    华山,这样四季分明,不悲不喜,在悠悠岁月中见证沧桑巨变,阅尽青史风烟。

    这是山的峥嵘峻峭。

    然华山脚下,更有读不完的历史,看不尽的风光。




西岳庙

    庙之恢弘

    西岳庙,这座被称为“陕西故宫”的“五岳第一庙”,其恢弘气势早已超越了“庙”的概念。西岳庙位于华阴市城东1.5公里的岳庙镇。汉代,那位“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武大帝为彰显大汉国力、祭祀天恩,纵览中原,最后选定在气质与他最相符的华山脚下兴建了西岳庙。此后多次亲至华岳,行拜岳礼。而后隋炀帝、唐高祖、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明太祖、康熙、慈禧、光绪等人均来此祭拜过。西岳庙的每一寸方石,每一棵古树,都见证了帝王将相的叩拜、中华民族的兴衰。

    由于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的神庙,而非一般的宗教寺院,所以其建筑规制极高。它形似北京故宫,宏伟壮丽,庄严肃穆。其整个布局为重城式建筑,城为长方形,南北长525米,东西宽225米,总面积为186余亩。坐北朝南,城墙高10米,厚7米,内外均以双层砖包砌,四角曾有歇山十字顶三滴水的角楼。

    进入西岳庙,但见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城门、内宫、高阁。苍劲的华山透过这些九重城阙若隐若现。院内建石牌楼多座,正中有一座明代牌楼,雕刻各种卷草花纹,雕工精美。

    行至最深处,攀登而上,便是最后的万寿阁。万寿阁始建于明代,1932年毁于大火,后屡屡重建。几经战乱,还难能珍贵的保存有历代修建和祭祀华山的碑石几十通,如东汉桓帝时期的《西岳华山庙碑》残石、北周时期的《西岳华山神庙之碑》、唐玄宗时期的御书《华山铭残碑》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珍贵的祭祀碑石,因此这里又有“小碑林”之称。

    如今的西岳庙,古柏林立,蔽日遮天,却依然是残存之余。早在西晋时期,太守魏君实就在此种植了数千颗古柏,人称“晋柏”。这些挺拔苍劲、沉静魁郁的古柏增添了西岳庙的肃穆静谧。然而历代基建砍伐、屡遭破坏,目前所剩的仅有眼前这些。一切有历史的物质都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我们站在西岳庙的基石之上,站在千年古柏之下,感受耳畔回荡的山风,感受历历千年的冥息,似乎可以听见那悠扬的致祭声,那袅袅不绝的经音……

    行游华山,绝不能错过这座延绵古今、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庙”。

    华山是五岳中唯一独尊道教的圣山,华山与道教的关系,远远早于其他后起的道教名山。早在道教还未产生时期,华山已形成了深远的神灵文化。从轩辕黄帝始至东汉后期道教产生,这期间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道教正式诞生后,华山道教又延续1800余年历史。笼统算之,华山道教神灵史竟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堪比悠悠中华史!如今华山上下,道观庙宇30余处,隐士洞室72处,常住道士百余人。游赏华山,道观也是必游之地。




玉泉院

    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山上的镇岳宫、东道院都是中华道教协会所评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玉泉院位于玉泉路最南端,是游客从华山峪游览华山的门户之地,也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起点。玉泉院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背依华山,气势恢弘。四周红墙灰瓦、古木参天,院内绿荫蔽天,回廊曲折,历来徒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参观祈福,随后出发登山。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与这里也有着深厚的渊源。“玉泉院”三个字就是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所提。大门前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是当年冯玉祥亲手栽植。

    适逢一个阳光清透的秋日清晨,笔者伴着晨曦踏入玉泉院中。只见院中仙雾缭绕、落红遍地,山气霏霏、空旷清幽,静谧的令人呼吸都为之轻盈。唯有隐约泉水声幽幽入耳。在一座已经被抚摸的青黑油亮、无棱无角的石桥下,笔者见到了泉声的来源——桥下龙头口中那股清冽的泉水喷薄而出,不盈不虚。相传这清泉与山顶镇岳宫玉井潜通。这大约便是“玉泉院”的来历。有这晶莹剔透的泉水声相伴,悠游在这古朴静谧的道观之中,使人静心、静气、静神。


    玉泉院建筑分东、中、西三部分。主体建筑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庭堂,主殿为陈抟老祖殿,内奉陈抟坐像。陈抟老祖师华山派的开山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易学家、道学者,他高居华山60年,终年118岁,为华山道教昌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穿越玉泉院,只见眼前山色苍茫、溪谷幽深,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伸向无界,开始登山了。

    华山脚下,除了上述两大道观,更有数不清的古遗址、名书院等,寻访史迹者,皆可在此细细盘亘研究。

    险山攀完,在山脚下泡泡温泉,听听慷慨激昂的华阴老腔,吃一碗热腾腾的麻食泡馍,才是真正苦尽甘来、由仙界返回人间的完美之旅。

    《山海经》云:“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壁立千仞之风骨,非亲临不能言传。“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这座纯石奇山,就是“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沙发
发表于 2013-12-20 11:04 |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板凳
发表于 2013-12-20 13:57 |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地板
发表于 2013-12-20 13:57 |
浏览关注,欣赏支持!
5
发表于 2013-12-20 17:22 |
关注,浏览欣赏支持!!
6
发表于 2013-12-21 21:44 |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7
发表于 2013-12-24 13:14 |
欣赏,顶贴支持老师。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