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是关键 风光摄影取景妙招四则 收藏
拍出画面的透视感
透视效果是风景摄影常用的技巧之一,这将使画面看起来更立体、更有空间感。要拍出透视效果,除了使用焦距短的镜头(广角、超广角、鱼眼),取景的观察力也十分重要,例如拍于鱼池乡三育基督书院的图,尽管是用55mm的标准焦段拍的,但因为整排行道树大量重复排列,带来从近到远的视觉延伸,所以仍是呈现不错的透视效果。换句话说,观察周遭任何透视延伸的元素,就是拍出画面透视感的第一步。
▲鱼池乡三育基督书院(Nikon D300+17-55mm F2.8的55mm端。光圈F18, 快门1/60秒, ISO 200, 自动白平衡)
▲西藏札基寺(Nikon D7000+17-55mm F2.8的20mm端。光圈F22, F1/160秒, ISO 200, 自动白平衡)
上图就是短焦距镜头的应用了,这张照片拍于西藏的札基寺,和前一例不同的是这是单一主体,以20mm的广角端靠近主体以仰角方式,拍出底部放大的夸张及变形效果,建筑物高耸入云端的感觉使画面有一种强烈冲击的张力。下图则是拍于北疆禾木村的树林中,以10.5mm鱼眼镜仰角拍摄逆光的林木,树木向上延伸透视感十足!透视的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近大远小,而且焦距越短效果越明显,这时再靠近被摄体就可以表现十足的影像张力,这也是超广角或鱼眼镜头常用的拍摄手法。
▲北疆禾木村(Nikon D300+10.5mm F2.8。光圈F16, 快门1/100秒, ISO 200, 自动白平衡)
大景之中的细节
风景摄影中,壮阔的景观很美,但只要再仔细观察其中的细节,就可以找到许多有趣的拍摄元素。换句话说,除了记录广阔的空间视野,也别忘了从中捕捉局部特写,这也是让作品与众不同的重要关键之一。
▲台北植物园(Nikon D300+80-200mm F2.8的200mm端。光圈F4, 快门1/1000秒, ISO 200, 自动白平衡)
例如拍于台北植物园的图,这个地方每年到了荷花季是摄友必朝圣的景点,而除了拍荷花,同时笔者也在找寻其它有趣的元素做搭配,正好有一只白头翁飞来站在荷花上,见机不可失,用大光圈F41/1000秒并减一格EV值,让背景严重曝光不足而突显了花鸟,如光圈放到最大F2.8恐怕花就不会全部清晰,而F4的光圈背景虚化也够,而且又暗,因此主体就突出了。
▲九寨沟(Nikon D300+80-200mm F2.8的200mm端。光圈F22, 快门1/200秒, ISO 200, 自动白平衡)
上图是九寨沟中的一景,逆光下湖面闪烁着水光,远处的草和小树在光线照射下美极了!除了拍摄宽广大景,笔者也用长焦段捕捉局部特写,背景由于是在阴影下,是暗的,拍摄时在亮部做点测光,并也减了一格的EV值,让背景全黑,主体就这样自然的跳脱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