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71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俗专家:清明“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3-30 0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清明节前后,我国古代有“荡秋千”的习俗。由于清明期间随处可见荡秋千的活动,元、明、清三代把清明节定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妃嫔、宫女玩耍。

  清明节前后,我国古代有“荡秋千”的习俗。民俗专家介绍说,“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在唐宋时期盛行。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树,在劳动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民间最早的秋千活动,人们称为“千秋”。据说是在春秋年间,为北方的山戍民族所创。开始只有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戍族,把“千秋”带入中原。直到汉武帝在后庭祈祷千秋之寿,令宫女们耍绳戏为乐,为避忌讳,将“千秋”二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到了唐宋时,秋千之戏盛行。据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清明前一天),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生动地描述了唐宫清明前后荡秋千的景象。

  由于清明期间随处可见荡秋千的活动,元、明、清三代把清明节定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妃嫔、宫女玩耍。

  民俗专家进一步介绍说,至于民间,不少家庭也有荡秋千的设备。唐代诗人杜甫在《长安清明》一诗中写道:“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交映画秋千。”《清明》诗中也有“十年蹴鞠将雏运,万里秋千习俗同”的描写。这些诗句都说明了当时荡秋千的普遍。

  赵之珩表示,荡秋千不仅能培养人的勇敢精神,而且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平衡功能。因此,时至今日,在儿童公园、乐园里还专设有“秋千”,供孩子们玩耍。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 收起 理由
乒哥 + 30 漂亮作品!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4-3-30 07: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投票加分支持老师佳作!{:7_307:}{:7_307:}{:7_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30 07:34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3-30 10:0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关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12:31 | 只看该作者
乒哥 发表于 2014-3-30 07:18
欣赏学习,投票加分支持老师佳作!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12:31 | 只看该作者
秋之韵 发表于 2014-3-30 10:02
欣赏学习,关注支持!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12:31 | 只看该作者
渔水翁 发表于 2014-3-30 07:34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30 19:58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3-30 20:50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1: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1: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3-31 19:31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06: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