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仙 于 2014-3-25 08:12 编辑
跳中国蒙古族顶碗舞的A.B.C. 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到A.B.C. 三个英文字母,这往往是指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是英语American Born Chinese这几个字的缩写。小女出生在美国,是名符其实的A.B.C.。自小女出生之后,小仙就暗下决心要让她从小学习中文,后来因为很多的原因,计划没有得到落实。时到如今她已17岁,也快要上大学了,但她认识的中文字实在有限,她的中文看写能力连我们国内小学的学前班都不如,这让我这位当母亲的感到很惭愧与遗憾。幸亏平常生活中我还一直坚持与她讲广东话,所以对广东话她还算是能听会说,普通话也略通,这对我也算是小小的一点安慰吧。 大家可能都听说美国肥胖的人特别多,小女幼时长得胖嘟嘟的,我很担心她长大之后会变成个美国胖妞。所以在她还不到七岁的时候,我就把她送到一个教中国舞的舞蹈学校,旨在让她从小籍学习舞蹈练好体型,也希望让她能够受到多一些中国文化的薰陶。舞蹈学校每周上课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但每年学校都有公演,孩子们都很喜欢演出,每次演出小女都很雀跃。为了鼓励她坚持学舞,除了参加学校的公演,我还尽量让她到一些华人的老人公寓和中国医学界的文艺晚会上演出,她也很乐意。随着孩子们的年龄不断增长,学的舞蹈动作也越来越难了,很多孩子都放弃不学了,但她在我的鼓励下仍然坚持下来。 三年前小女开始学习独舞,两年前在我的建议下她开始学习一个蒙古族的顶碗舞。因为这个舞是舞蹈与杂技的混合,有一定的难度。刚开始练的时候,每次上课之前她都偷偷的抹眼泪,她说那几个碗让她感觉压力很大。她还一直抱怨说我为什么要选这个舞让她跳?她又为什么要答应我跳这个舞?虽然我看在眼里感到好气又好笑,其实也很心痛她。但考虑到当时虽然是我提出让她学这支舞,但她自己也同意要学的。为了教育她要勇于承担自己决定了所要做的事情,我装作没看见,当然暗地里是一直给她鼓励,甚至在旁边陪着她上课一年多,是名符其实的‘陪太子念书’。她也经过了很多次的思想反复,中途好几次几乎要放弃了,到这支舞快要学完的时候她还想放弃。当时老师就跟她说,这是中国很有特色的民族舞,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跳顶碗舞,因为她的动作很稳有这个条件,而且学习一直在进步,现在都快要学完了,如果放弃就很可惜。我也一直给她打气,在我们的鼓励下,她终于坚持下来。 自此之后,在每周仅一个小时的训练中,她表现得非常的刻苦,攻克了动作平衡的难关和心理的压力,当然也流了很多的汗水,她终于掌握了这个舞蹈的技巧。最近作了公演,演出非常的成功,小女感到很开心,老师感到很高兴,我则感到很安慰,同时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她练这个舞的过程中整整两年,她连一个碗都没有摔破,老师也觉得这是在他的教学生涯中从没发生过的事情。究其原因,小女说她不想破坏好的东西,所以练习的时候特别小心,难怪她承受的压力那么大了,这让我感到好气又好笑,老师却十分赞赏。这就是一位A.B.C.学习中国民族舞的小故事,可以说也反映了华人在美国的一些生活片段,特与朋友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