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4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看》摄影展即将开展 多元因素引关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4-24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4-4-24 14:33 编辑

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4-1404~1.JPG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4-1404~1.JPG 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4-1404~1.JPG《谁·看》摄影展即将开展 多元因素引关注

    4月19日,《谁•看》摄影展将在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开展,展示21位外国摄影师和21位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照片”。

    《谁看》去年在第1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首展,因为“新媒体”、“网络”、“国内外策展人、摄影师”等多元因素获得广泛关注。此次是第二次展出,地点选在人流和人气更旺的798艺术区。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展览。展出的照片全部来自网络,包括微博、微信、FACEBOOK、FLICKR,以及一些专业摄影网站。摄影师有的我们熟悉,有的则完全陌生,有专业摄影师,更多是业余爱好者。参展者和照片的选择都有很大的随机性。

    交织感在这里凸显。联合展览与联合策展同台,中国策展人那日松和美国策展人曹操希望通过80幅图片引发的思考是,中国摄影师和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当代中国”会相同吗?或者再进一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摄影人对于同一个社会形态的态度与领悟会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的背后又有些什么?

    “如果单纯看照片,你也许几乎分不出哪个是中国摄影师拍摄的,哪个是外国摄影师拍摄的。”那日松这样说。尽管一眼看不出摄影师的国界,但是,这些图片始终没有偏离当代摄影的使命:反思、批判性、人文关怀精神。

    “让照片自己说话。”仔细分析和阅读展览的图片,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作为个体的摄影人对于“当代中国”的不同视角、不同表达、不同态度,正是这些“不同”,让我们对照片本身和照片背后有了更开阔的理解。

    我们相信,这是一场吸引人的有意思的展览,我们充满期待。

Graeme Nicol - 塑料玫瑰

Harry Kauffman

Jonathan Kos-Read - 老年人游泳

Natalie Behring - 成都

Robert Ingi Douglas - 粉色 中国

葛跃进-民二代2011年2月浙江金华火车西站

管子天-黎明的孩子

康国生-奔梦路上 2013年8月20 北京

李政德-新国人-2008年凯宾斯基酒店深圳机场活动


刘雪峰《雾霭》2013.02.22拍摄于中国河南浚县.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4-4-24 16:05 | 只看该作者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