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上午,古建部前往邓州市的花洲书院进行采风。虽然下着小雨,但是雨中的古建筑群颇有一番风味,“多少楼台烟雨中”。尤其是在这朦胧的烟雨中才能感受到这句古诗的意境。下午3点左右,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邓州市,圆满完成了这次采风活动。
花洲书院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南边,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在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公元1045年,范仲淹知邓,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学场所,于是在百忙中谋划,创办花洲书院,公余到书院讲学。一时邓州文运大振。
花洲书院,是《岳阳楼记》的诞生地。出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向东南行不远,便可见一处竹柏掩映、亭台错落的园林式建筑,这便是当年范仲淹知守邓州时创建的花洲书院了。 范仲淹原系江苏吴县人,庆历四年(1044年),由于其主持的“庆历新政”失败,悲愤之余,乃上书皇帝,自请守邓;次年,以给事中、资政殿学士身份来到邓州任上。以堂堂副宰相之才智,治一邓州,范仲淹大显身手,他重教化,轻刑罚,废苛税,倡农桑,一年后,朝廷命仲淹移守荆州,而邓州百姓因感其恩德,绵延数里,跪道挽留。仲淹为民情所动,终不忍行,遂上书皇帝,恳请留邓,皇帝也只好特许。因此,花洲书院颇有历史故事。
在花洲书院采风的时候,虽然是在小雨中,但是网友们还是兴高采烈的拿起了相机,欣赏着北方独有的江南小景,亭台楼阁和周围的假山琥珀交相映错,烟雨蒙蒙。也许,这样的美景真的是只有在雨中才能体会的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