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速度的游戏--冷暖的对比 发布时间:2009-05-14 来源: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 作者:王牧 责任编辑:小吞 我们在拍摄历史遗迹、宗教文物、建筑物或者纪念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很难生动地去表现它们。这样的拍摄题材冰冷、没有生气,如果是单纯地拍摄它们,很可能会使画面显得呆板。当然,拍摄这样具有历史感或者纪念性的主体时要选择较好的光线,比如清晨或者傍晚的光线,用光影的效果来营造气氛,或者在夜晚拍摄借助路灯或者射灯灯光拍摄,效果也会显得华丽。而我常用的方法是把人的元素融入到这类主题的拍摄中去,并通过降低快门速度将人物处理成虚影,营造一种匆匆过客走过历史的气氛。动与静的共同运用更凸显出历史遗迹的质感和历史感,有时我会选择光线比较阴暗的时候用较低的色温去表现冰冷的金属质感,或者等身穿暖色调的当地人或者游客经过时拍摄,营造冷暖对比的效果。
断桥的黄昏 傍晚时分,鸭绿江上的断桥泛着幽蓝色的金属光泽,一个穿红衣的游客正匆匆走过。这座断桥位于辽宁丹东市鸭绿江畔,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遗迹,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炸断。它是鸭绿江第一座大铁桥残留在中国丹东一侧的“断桥”。该桥于1911年10月建成,是一座12孔、开闭式大桥。1951年2月被美军炸断,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1993年鸭绿江“断桥”被重新维修、开发利用,并改名为“端桥”。当时的天色非常阴暗,我把远景中的现在仍在使用的铁路桥作为背景,它的黑色钢架非常具有形式感地分割着灰蓝色的天空。低色温给钢铁断桥带来的幽蓝色调非常神秘迷人,由于轰炸造成扭曲的钢板和一个个清晰可见的铆钉瞬间凝固了历史。画面中部的两颗黑色的炮弹暗示着这块土地曾经接受的战争洗礼。这时候一个身穿红衣的游客远远走来,我采用1/10秒的较慢快门速度,在他刚好走进这个画面的时候拍摄,这个游客被虚化成为一抹亮丽的红色,给整个画面苍凉幽暗的色调里带来一丝温暖的感觉,这种冷暖色的对比和虚实之间的结合使这张照片非常耐人寻味。
![]()
拍摄数据: 相机:富士FinePix S3 Pro 镜头:尼康AF-S DX Zoom Nikkor ED 17-55mm F2.8G(IF) ISO:100 模式:速度优先 光圈:f9.5 快门:1/10s 阴天白平衡模式 手持拍摄
内容节选自《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第六章:速度的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