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1 16:25|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10| 评论: 0|来自: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网
摘要: 2014年6月20日,“四川摄影百年发展与探索”项目在四川传媒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四川摄影理论成果的全面研究和整理,四川摄影志、史的系统梳理和编撰,四川百年摄影作品选以及相关口述历史影像等等课题的 ...
2014年6月20日,“四川摄影百年发展与探索”项目在四川传媒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四川摄影理论成果的全面研究和整理,四川摄影志、史的系统梳理和编撰,四川百年摄影作品选以及相关口述历史影像等等课题的研究进入到实质性实施阶段。项目是由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发起并具体实施。
![]()
活动现场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朱丹枫,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达军、李树峰,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王郑生,四川省文联副巡视员、秘书长钱江平,四川省政协教育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巡视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林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贾跃红,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田捷民,四川传媒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张书玉,四川传媒学院副院长董孝壁,四川省摄影家协会顾问、著名军旅摄影家赵忠路, 四川美术出版社编审、《影像生活》杂志主编陈锦,四川省教育摄影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冉玉杰, 四川省文联艺委会摄影专家委员会成员李杰,新华社四川分社图片总监陈夑,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成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瑞林,成都影像艺术中心主任陈广宇,四川省文联创作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邓风,四川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何军,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四川分院院长胡世模等,与来自四川省摄协专家委员会成员,四川省部分知名摄影家,各市州摄影家协会负责人,摄影行业代表,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师生300余人共同出席了上午的项目启动仪式。
![]()
嘉宾们共同紧握象征项目启动的操作杆,开启了四川摄影史的新篇章。
王郑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并介绍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启动《中国摄影史》编撰的路线图,希望路线图对四川摄影史、志的编修有借鉴意义。同时他认为,四川摄影史的编撰是整个中国摄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与四川传媒学院合作,对四川摄影史编修的启动和研究,走在了全国其他省份的前列,对此他表示赞赏和祝贺!同时表示中国摄影家协会将会对该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
贾跃红代表项目方向来宾介绍了项目开展的缘由,以及协会对该项目深层思考。他说:四川影像历来具有很强的辐射性,众多的省内外摄影家为四川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珍贵影像资料,甚至还留下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意识流派和表达方式。在这些庞大的影像数据面前,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将这些作品和事件进行认真归纳总结,梳理出四川省不同历史时期的摄影艺术现象、代表人物、典型作品、摄影事件等等,分析和研究大四川(其中包括1997年计划单列的重庆市,以及曾经地跨川、青、藏地区的西康省)摄影艺术发展脉络。在我们这代人身上,为四川摄影史以及中国摄影史留下弥足宝贵的历史影像档案,为四川省摄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中国摄影通志》的编写作有力的地方支撑。正基于此,项目与四川传媒学院开展合作,是能集中老、中、青三代摄影人的力量,借助于院校成熟的专业人才和研究方法,系统整理而有效地进行工作。
在启动仪式上,项目负责人、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康大荃教授介绍了该项目具体内容。并表示在众多分项目中,撰写四川摄影史是四川省几代摄影人的梦想,他说,盛世修史 、盛世修志是时代的幸运,是历史人的幸运,现在应该是编修摄影史的好时机。省摄影家协会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经验积累,学院有非常好的学术环境,我们相信随着项目的启动,四川摄影事业必将迈上一个性的台阶,四川摄影教学必将建立起更加厚实的基础。
![]()
到会嘉宾向项目负责人康大荃、袁帅、陈超、李燊、龚雷、杨静、宁风等颁发了聘书。
![]()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达军在启动仪式上宣读了省摄影家协会聘请省摄协专委会部分成员、摄影行业部分代表人物和各市州摄影家协会主要负责人受聘为该项目顾问的决定(名单附后);并在下午研讨会上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王郑生、副主席李树峰,林强、康大荃、王瑞林、冉玉杰向他们颁发了顾问证书。
启动仪式上,幻灯播放了项目组制作的四川影像百年宣传片,重温了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从成立到目前的部分历史痕迹,观众在感慨鲜活瞬间顿时成为永恒的时候,历史已经为今天的摄影人作好了修史编志的准备。
![]()
在下午举行的研讨会上,与会者就四川摄影百年发展及探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李树峰作了重点发言,他从史学研究、史学意义、史学成果对创作的指导等多方面论述了编写摄影史的重要性。也谈到了编史方法论,他认为,从方法上还是要以历史学的方法为基础,要严谨,避免随意,沿着史学、史料、史志这样的线索去全面占有资料。史料辨析中才能形成史识,不总结规律就没认识,就成了一个资料库,就没有思想性。又得有史实,又得有史识,有规律性的总结,这才能上升到历史学的层面。同时他认为,口述历史非常重要,口述史是鉴证人的口述,他们一旦去世之后,导致的后果就是第一所有的当年的事实变成了死的史料了,资料了,活着的时候史料是活的,有他们的热血,气息跟着的,你让他做口述的过程中,他把自己当年的想法,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温都带进去了,所以要留住带体温的史料。在谈到具体撰写中,他认为应该要处理好微观个案与宏大叙事的关系,总体描述和概括的过程不要忽略微观个案,一般来说,这种整体性的概括以微观个案为基础来形成,这样才有自己本地的特色,同时对宏大叙事是一种补充和丰富,一方面要以个案为基础,两证并行,叙述的时候要有丰富性,能落实到个案上的具体性,不能是笼统的概括。在谈到撰写人与撰写对象之间的关系时,他认为要处理好史家与摄影家的关系,史家要客观公正,摄影家要平静、宽心。他说,我们一旦做摄影史,如何评价你这个地域诞生的摄影家,如何评价其作品就摆上台面,是需要有很多思想准备的,你没有思想准备有时候就摆布不平,也写不好这个文本。所有的摄影人在摄影史上留下留不下,看作品、看影像,这个是摄影艺术本体,是最核心的部分,一切都会过去,唯有影像留存。康大荃在发言中认为,在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基层上,最好能形成史家的观点和理论。这在编修中也代表了当代摄影人的史观,是修史编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议个地方摄影协会建立编修小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先借此机遇访谈五个摄影人物,着手编写出各地摄影大事记,不放过任何层次的脉络和真实信息。甘孜州摄协主席郭昌平提醒项目组对西康省摄影史的重视,并表示已有所研究。陈燮认为,除了文字与图片的而外,对摄影文物和与摄影相关的物件搜集和研究也应是摄影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器材制造、科技对摄影的影像等。陈燮进一步认为,四川摄影史就应该编修得象史,体例与架构一定要考虑好,要应避免编年体的形式,便面简单的摄影事件和作品堆砌。王郑生在发言中同意陈燮的说法,认为,摄影史应立足于摄影本体,要突出摄影本身,摄影家、摄影流派、摄影风格、它的各种演进、对社会起的作用,而不是说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什么样的摄影,更多的是换一个角度,是从摄影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出了什么样的作者和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两个角度有近似之处,但是实际上,这种形成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
据悉,“四川摄影百年的发展与探索”项目是一个集摄影理论、摄影史志、摄影创作、摄影人才培养等多层次的又一个重点综合项目,是协会与高校合作,以资源和优势互补,探索新的摄影事业发展路径,是协会长期思索和实践的新的工作思路。可以预见项目的启动将会给四川省摄影事业注入新鲜活力,协会也将站在摄影理论和摄影创作的前沿和高地,两翼并行,引领摄影文化发展。
附“四川摄影百年发展与探索”综合项目顾问名单:
田捷民、赵忠路、李 杰、尹 刚、陈 夑、林 晓、彭建商、陈广宇、杨卫华、李 伟、胡世模、罗贵元、何 军、杨启礼、马 福、郭昌平、姚荣杰、邓明义、杨焕明、周永叙、杨 麾、曾 朗、王国荣、李学自、王晓东、贾宗强、郭建良、包 升、王家福、陈以政、周耀伍、刘南康、陈绍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