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构图的创意--拍摄开篇图 发布时间:2009-04-30 来源: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 作者:王牧 责任编辑:小吞 人文摄影师或者为杂志或报纸拍摄的报道摄影师和普通摄影爱好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拍摄任何题材的时候,他们都会时刻想到照片在媒体上刊登出来的效果,并有意地按照媒体刊登的标准去思考画面构图的效果。比如,某一场景对摄影师拍摄的主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那么在这一场景中拍摄的照片很可能会成为随后媒体刊登时的开篇照片,也就是压题照片,那么就可以思考该如何组织画面中元素的关系,以及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放置文章的标题。这需要摄影师对媒体版面设计的深入了解和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图片类杂志的优秀版面设计会对如何拍摄开篇图有非常大的帮助。
忧郁少年 黄昏时分,一个忧郁的纳西少年拿着自己用药盒做的汽车在石头城残破的古城墙上徘徊,当旅游开发变成被高山峡谷阻隔的泡沫,当离此不远的丽江古城已经失去往日的宁静,成为人们熙来攘往的自由市场的时候,这个深藏在金沙江腹地的村落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节奏生活,它也许就是纳西人的隔世家园。
![]()
这张照片是我为《丽江宝山石头城》这个专题故事拍摄的开篇破题照片,它通过一个孤独少年独自玩耍的形象,凸现出这个村子交通闭塞、与世隔绝的处境和状态。这个少年没有见过真正的汽车,只能用药盒自己做一个汽车玩,这个非常具有戏剧化的细节给这张照片增添了更多的现实意义。我在构图的时候把少年放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把较大面积的空间留给背后的城墙和阴影,大面积的阴影部分可以在媒体刊登的时候放置标题。这种构图方法使少年的形象更显得孤独和无助,整张照片的色调和构图以及少年忧郁的神情契合得非常好,一下就点明了这张照片的主题,也定下了整篇报道的基调。
拍摄数据: 相机:尼康F100 镜头:尼康AF-S Zoom Nikkor ED 17-35mm 模式:光圈优先 ISO:100 胶卷:富士正片 其他数据不详
内容节选自《超越平凡的人文摄影》第三章:构图的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