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妙慧 于 2014-7-25 12:02 编辑
三藩市艺术宫 尽管艺术宫被保存下来,但是它的结构并不坚固。由于原先只打算在博览会期间使用,因此柱廊和圆形大厅并非以耐久的建材建造,而且是以灰泥及粗麻布纤维的混合物覆盖于木头上作为支柱,这些不良的结构加上被恶意破坏,这座仿废墟建筑到了1950年代事实上已经濒临崩塌。经过多年的侵蚀及不当使用,艺术宫慢慢的荒芜凋败,最后市政府只好将艺术宫以铁丝网围起来并且公告其为危险建筑。到了1959年,加州众议员卡斯帕.温伯格(英语:Caspar Weinberger)提出一个议会法案,若是旧金山市民想要修复艺术宫的话将可以取得200万美金的国家补助。此时旧金山的市民有所动摇,而在当地著名的商人慈善家华特.S.强生(英语:Walter S. Johnson)率先捐献所需的200万美金后 ,外界也开始捐助共约180万美金的资助,让艺术宫免于被拆除的命运,并且开始重建艺术宫的工程。在这之后强生仍在他有生之年持续对艺术宫有所贡献。 最初的艺术宫于1964年被拆除重建,只留下了展场大厅的钢筋结构。接着由建筑师汉斯.格尔森(Hans Gerson)依照梅贝克原先的设计着手重建一座能永久保存且质轻的艺术宫,并重新装饰与打造新的雕塑,而圆顶的壁画、塔门的最后两根廊柱,以及展览大厅原始的装饰皆保留原貌,并使用钢筋混凝土来支撑圆形大厅的拱顶。艺术宫的圆形大厅终于在1967年完工,举办了为期一个礼拜的庆祝活动。一份研究于1990年代发表,表示艺术宫的人工湖有着不安全的细菌含量,附近的居民也时常抱怨湖充满可怕的气味。圆形大厅的穹顶在雨天时也会漏水,还造成一块混凝土掉落到大厅下的地面,艺术宫的中央区域不得不关闭一年进行整修。当时也发起了“造亮艺术宫”的活动,使得大厅在晚间多了些金色的夜光照明。于2003年,旧金山市与梅贝克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公私伙伴关系以保护艺术宫,并于2010年加强了拱顶、柱廊及人工湖的抗震。 如今,湖的东岸边缘围了澳大利亚的尤加利树。许多的野生动物也在此为家,包括疣鼻天鹅、鸭子(特别是迁徙类)、雁族、龟、无尾目、浣熊。艺术宫围绕于一座人工湖,由总长1,100英尺(340米)的荫径围绕中央的圆形大厅。人工湖则是仿效欧洲的经典建筑,其广阔的水面像镜子般的倒映出艺术宫的雄伟,并能从远处欣赏这宁静的景色。装饰品包括圆形大厅顶部布鲁诺·路易斯·齐姆(Bruno Louis Zimm)绘制的三幅循环油画,象征著希腊文化,也表现出“为美丽而奋斗”的精神。乌尔里希·埃勒胡森(英语:Ulric Ellerhusen)于柱廊顶上安置哭泣的女人并于柱的中楣上雕刻,这些人形雕像象征著“沉思、惊奇和冥想”。圆形大厅的圆顶底下原先有着八幅罗伯特·里德(英语:Robert Reid (painter))的大型壁画,其中四幅描绘艺术的概念与诞生,“它奉献给地球,它借由人类的智慧而进步且被接受”,而另外四幅则是加州的“黄金”(罂粟花、柑橘、黄金和小麦)。艺术宫的圆形大厅是一座直径约30米,高约41米的圆柱形建筑,由八组颀长秀丽的科林斯式圆柱承托著上方雕饰精美的黄色巨大穹顶,每两组圆柱与穹顶间又组成一个雄伟高大的桃红色拱形门。每组圆柱皆由四根高约12米的石柱并列组成,而四根石柱又立于一个高约3米的花岗石平台上。抬头看罗马柱顶端有着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雕刻。以圆形大厅为中心,两旁共延伸出30个科林斯式圆柱组成的柱廊,形成圆弧状围绕着前方的人工湖。 艺术宫是三藩市市民最爱的活动场所之一,他们经常携老带幼的到此留连,在草坪上野餐,全家乐融融的度过快乐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