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崮”主要分布在蒙阴、沂水、沂源等鲁中南山区,“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较为知名的有上百座,有“沂蒙72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在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就分布了30余个“崮”,数量多,造型美,分布密集,在我国造型地貌中首屈一指,在世界造型地貌上也十分罕见。因此,以岱崮镇名命名此类地貌为“岱崮地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