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江苏省大运河申遗工作总结会议在扬召开,4个省直部门和4个地级市分别就大运河申遗成功进行经验交流。
作为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在大运河沿线城市率先颁布实施大运河市段保护规划,率先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地方规范性文件,率先建成数字管理和监测预警示范平台,被国家文物局作为试点向沿线城市推广,有力发挥了表率引领作用。
随着大运河成功入列世遗,如何做好长效保护管理是全线35座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副市长董玉海在代表扬州发言时表示,扬州将坚持以世界遗产标准精心打造“大运河第一城”,并将继续担当牵头重任,协调、组织、实施全线遗产保护管理。
大运河保护管理办争取9月挂牌
2007年12日,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正式挂牌。几年来,我市与沿河其他34座城市凝心聚力,成功圆梦大运河申遗。扬州在此过程中的努力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中国的大运河变成世界的大运河,更需要沿线城市以对人类历史负责、对世界遗产敬畏的态度,更高标准地保护大运河。
在此背景下,国家文物局已同意并要求扬州继续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拟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更名为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联盟,联盟办公室仍设在扬州。同时将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更名为大运河保护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为协调、组织、实施大运河全线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目前,扬州正准备起草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联盟章程,力争于今年9月第八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期间通过,同时实现两个新更名办公室的挂牌。
安排专项经费保护世界遗产
作为牵头城市,扬州将按照“大运河第一城”的形象定位,继续落实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制度,确保涉及大运河遗产的各项工作在既定制度轨道上运行。
按照世界遗产标准,我市已决定将遗产保护纳入对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继续发挥在申遗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协调机制作用,整合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
据悉,我市将继续安排专项保护经费,为大运河遗产保护提供经济保障,进一步提升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和档案中心建设水平,发挥信息技术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三个服从”发挥“世遗”综合效应
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我市曾提出“城市建设服从古城保护,古城保护服从遗产保护”。申遗成功后,市委书记谢正义提出增加一个“服从”,即“旅游开发服从文物保护”,既要确保大运河遗产原汁原味地保存,活色生香地传承,又要将遗产发扬光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发展、当代人的生活。
董玉海表示,扬州将按照世界名城的品位和追求,从已拥有的大运河遗产点段较多的特色出发,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找参照系,以国际通行的规则来运营和管理好世界遗产。
对此,我市将组织对大运河及扬州文化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作深度梳理与挖掘,把扬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整合,让盐商园林、古城遗址、名人故居等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扬剧、扬州评话、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载体,使世界遗产城市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