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84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论]民俗摄影的入门基础和特点(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8-9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论]民俗摄影的入门基础和特点(4)

发布时间:2009-01-05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锋行天下 责任编辑:anne


  六、要多看、多听、多问、多拍
  反映民俗民风,重要的是要抓取有代表性的、有典型性的、有特色的东西。
  典型与特色需要作者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挖掘。到一个地区进行民俗摄影创作,不能只图求新鲜的、刺激的、热闹的、好玩的去拍。必须要多观察,多询问。
  
  从观察到的大量民俗事象中,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提出问题,去问历史、问发展、问内容、问意义,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深刻的本质认识中,概括出典型环境、典型民风、典型事物、典型特色。为拍摄作好选材的准备。也即依此而定出选择画面的标准,依标准而去衡量。那些是有代表性的、哪些是有特色的、哪些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只有如此,我们所拍摄的东西,才能有意义,才能做到以少量画面,反映一个民俗的博大内涵。
  在看与问的基础上,要多想、多思考。即想想如何去表现典型,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光线,画面怎么安排,构图怎么处理……等等。想好、构思好,这是一幅艺术作品成功的基础。构思的程度,就是作品优劣的程度。切不可无构思的一味盲目按动快门。盲目是出不来好作品的。
  好作品,都是深入观察,深思熟虑的结果。初到一个地方,摄影者极易被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激动,看到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拍,处在一种盲目的追求表面的状态之中。此时,只注意民族的外在打扮,只注意服装特色,而忽视选取有代表性的东西,更谈不到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
  要防止作品的表面化,要达到反映民族精神与内心世界的高度,必须要加强形象思维,多角度地去观察与发现。一个民族最宝贵的东西,是他的意志,他的精神。人的内心世界是人身上最本质的核心。因此,我们在拍摄民族题材的作品时,除了注意他的外在形象,更多地应透过外形,去着力表现内心的真实精神,这是创作的根本。表达内心世界,需要反复深入的观察,然后去捕捉,捕捉那微妙的一瞬,精彩的一瞬,深刻的一瞬。抓住那一瞬,就抓住了成功。拍摄,只是一瞬即可完成的,而要观察、发现并捕捉到一瞬,则需要刻苦研究,随时随地做有心人,不懈地去思考与追求。
  当然,想得多拍得少,也不行。实践出真知。在构思好的前提下,要不吝惜胶卷,多多地拍。由于拍摄环境、光线的变化,角度的变化,拍摄对象自身也在不断的变化与运动着的,所以,要多拍几张,从中找出最好的,否则,很可能因拍得少,效果不理想而无选择的余地,错过了大好机会。致使只有好的构思没有好的作品,导致失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4-8-9 18:06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8:19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4-8-9 18:06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关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8-10 19:01 | 只看该作者
浏览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0 19:12 | 只看该作者
四季风-帆航 发表于 2014-8-10 19:01
浏览学习,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关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8-12 10:00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3: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关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30 21: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