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苏州开始执行31项工商前置审批事项改后置审批决定
苏报讯(记者 苏菁 实习生朱秋霞 通讯员 缪静)原来需要申请前置审批的31个事项,如今可以先到工商部门申领执照,然后再去申请许可审批了,即“先照后证”。昨天,在高新区开着一家永旺美思佰乐(江苏)商业有限公司,需要办理经营项目变更的外籍人士铃木芳知,直接到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办理好了变更登记手续。而在以前,因其变更的项目涉及前置许可,需先到相关部门申请、获得许可后,才能到工商部门办理。 今年8月12日,国务院公布了将31项工商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的决定。目前,虽然相关通知文件还没有下发,但是根据江苏省工商局的总体部署,苏州工商系统已从昨日起开始执行,铃木芳知成为苏州大市范围内首个享受这一新政的人。据苏州工商局注册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的31个事项中,大多数集中在生产经营服务领域,如“设立内资娱乐场所、内资演出经纪机构审批”等。从目前各地工商注册窗口掌握的创业需求来看,真正与苏城老百姓日常生活关联较大的主要有两个行业,一是旅行社,二是网吧。 据国家工商总局消息,此次“前置”改“后置”审批的事项实际36项,由于其中5项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先执行31项。此外,这次改为后置审批的31个事项只是改革的首批,今后还将逐步扩大。 原来,我国规定,从事部分特殊行业的经营须先申请前置审批,获得许可证后,才能到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导致一些企业、尤其是地方龙头型建设项目无法到银行开户,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此次登记制度改革后带来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将使这部分对区域经济拥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型项目迅速落地;同时,使一部分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经营规模,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前置许可的无证无照经营项目,领到营业执照,先行取得市场主体经营资格。 另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次登记制度的改革实则是今年3月1日实施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中的一项内容。根据国务院、工商总局的安排,这个制度改革共分三个步骤实施。第一步是今年3月1日实施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即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同时,放低“准入”门槛,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额度限制等。第二步,是此次登记制度改革,将部分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第三步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即取消经营范围登记,企业住所仅作确定管辖范围和联系地点,只要法律文书可以送达即可,最终与国际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