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与艺术之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千百年来有无数人研究阐述,现在仍有无数人在继续,其总原则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
在我们现在这个什么都能称为艺术的年代里,有很多极端的事件发生。我们可以直接看到艺术中的现实生活,也会一点儿生活的影子都看不到。只要创作者认为是艺术,如果你不理解,说明你不懂或已经落伍;如果你反对这样的艺术,说明你在艺术上还不够解放;如果你理解或赞赏,恭喜你也随时可以成为艺术家了,因为你已经得到了当代艺术的“达芬奇密码”。艺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艺术渐渐成为小众,成为非主流,成为政治意向代言物的时代,我们已无法从艺术与生活关系体系上来考察和辨别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每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都会出现很多稀奇古怪的影像。我们当然无权说这样的东西不是艺术,但我们有权不喜欢,有权不看或少看,有权评论或批评。大众的,不见得就是好的,但小众的,也不见得就是真正的艺术和精品。艺术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艺术家一旦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表现出来的东西只能是牵强的意向影像,只能是个人内心的挣扎思考的再现,而不能博得大众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不否认历史上个别伟人的另类做法和生命终结之后的成功,但历史上这样杰出的人物毕竟是少数,不要指望我们的平遥大展在短短几年中就涌现众多可经受百年千年考验的精英,出现引领世界摄影潮流的崭新一代。如果能清醒地睁开微醉的眼,就会发现,有些所谓的观念作品、前卫作品想引领中国摄影界都办不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