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509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睁大双眼警惕第三只手 摄影器材防盗攻略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4-12-3 20:31 |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责任编辑: 麦田中的小丑
     汇聚现今顶尖科技的豪车、身材高挑凹凸有致的车模,自然都是摄影爱好者们镜头中的常客。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又不知“谋杀”了多少摄影爱好者和媒体朋友的菲林。与此同时,又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在展会中惊呼:“器材丢了!”。除了在各路展会上容易丢器材以外,眼下也临近年关,又是一个摄影器材失窃案的高发期。为了提高各位摄影同仁的防盗意识并且科普一下有关于摄影器材的防盗小常识,笔者便萌发了写下此文的意愿。

特别提示:本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摄影师或者摄影爱好者来说,摄影器材都是自己最为宝贵的物品。如果摄影师丢了器材,那么意味着丢了吃饭的家伙,就像一个丢了枪的士兵。不仅会被同行抢占先机,也会给自己带来深深地心理阴影。如果摄影爱好者丢了器材,虽不至于砸了赖以为生的饭碗,但用辛勤劳动积攒下的工资换来的高档器材不翼而飞,也无异于自己的心血瞬间付诸东流。笔者每次看见同行在微博上怒斥扒手不齿行径的同时,心里也会默默替他神伤许久。



随着摄影在全民范围内的普及,不仅爱好者们的装备逐渐升级变得越发专业,就连扒手们也懂得了通过伪装来隐藏自己的身份,伪装之精良,态度之“敬业”,也真是让笔者不得不高呼:“防不胜防啊!”



那么我们是不是真的只能听之任之,无法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呢?笔者以为只要掌握一定的防盗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防盗安全意识,那么扒手们也就不会轻易得手了。下面咱们就先来细数一下,到底哪些场所是摄影器材失窃案的高发地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0:31 |
        
摄影器材失窃案高发地点

1.车展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由香车美女组成的视觉盛宴绝对不容错过。豪车的每一次亮相,车模的一颦一笑都会紧紧抓牢在场者的眼球。各路摄影爱好者在此情此景下也顾不得许多,长枪短炮齐上阵,奋不顾身的频频挤向前方力图抢占更合适的角度和机位。殊不知,在人山人海的参会人群中,也有不少双眼睛并没有被香车美女所“诱惑”,而是在紧盯着各位摄影人的器材。

2.汽车站/火车站



由于人口众多,出行需求量大,我国的汽车站和火车站无论何时都是一种人山人海的“红火”景象。众多同胞指望着此类公共交通工具来帮助自己回到住处或者与家人团聚。不过也有不少扒手指望在这种拥挤的环境下鱼目混珠,趁机大捞特捞一笔。而且此类环境中的失窃案件往往是分工明确的团伙作案,一眨眼的功夫就可以把你的财物瞬间转移到远处的同伙手中,如同练就了一身“乾坤大挪移”的绝技一般。各位过年想回家拍拍家乡新面貌的摄影人,在乘车时务必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切莫让回家的好心情被扒手破坏。

3.公园



很多摄影人都喜欢用相机记录下身边的风景,家附近的公园就是他们经常拍摄的题材。很多爱好者们也每天自发的在公园中聚集,讨论摄影话题的同时顺便聊两句家常,不仅交流了摄影知识,也可一舒胸中独处时的烦闷。在如此放松的状态下,心中的警惕性也渐渐减弱,“第三只手”们也就在此时趁虚而入了。当你正细心研究构图与光线的同时,扒手们已经抱着你的器材跑远了。

4.餐馆



在完成了一天的拍摄后,终于到了放松身心享受美食的时间。不过各位摄影人在此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一些旅游景点的周围,有专门对餐馆内用餐人群下手的“拎包一族”。等吃完饭后回头一看,就连摄影包都被“连锅端”了。这时的摄影人除了自我安慰道“重如泰山的摄影器材这下彻底减负了”以外,也只能剩下一声苦笑了。

看到这儿,想必各位已经对于这些案件高发地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次再去到这种地方时也会自觉地提高警惕。接下来,笔者就和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一起牺牲一下自我形象,给您亲自演示一下扒手们常用的伎俩(毕竟不是吃这行饭的,手法不专业。也请大家不要模仿,只有干净钱花着才踏实)。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0:33 |
扒手惯用手法模拟

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常用的摄影包无非单肩双肩两种,那么我们就用一组图片来分别模拟一下摄影器材被盗的全过程。先来看一下单肩背的部分。









单肩背的防线被扒手迅速攻破了,那么再来让我们看一下双肩背会不会好一点。







通过这组图片,大家大概了解扒手们的惯用伎俩了吧。有的朋友会说,我根本就不用摄影包,直接一主一辅两台机子挂着镜头背着跑,那它下不了手了吧?笔者只能幽幽的说:那你镜头就危险了……

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还是让我们来通过图片说话。





还有一种团伙作案的方法,笔者认为在现今更需注意,此方法需要多位扒手相互配合,具体情况如何,看笔者接着往下演。





除此之外,摄影人对于自己器材的看护方式也十分重要,如果稍有疏忽把包放在了自己的视线之外,那就会有很大几率出现以下图片中的这种情况。













以上集中情况都是笔者曾听到过的扒手惯用伎俩,其实无非也就那么两下子而已,只要应对方法得当就完全可以避免。那么如何才能比较妥当的看护好自己的摄影器材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0:34 |
如何正确的看护摄影器材

想要看管好自己的器材,其实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还是改变自己的背包和挂机习惯。保持摄影器材随时都处于自己的视线之内,这样的话,就能大大降低被盗概率。下面,我们依然会用图片的方法来说明如何才是正确的器材看护方式。





最容易被盗的单肩包在采用正确的背负方式以后,依然能大大提高防盗系数,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双肩包的正确背负方式。





如果需要把包放在地下,那么只要把包放在自己的前方位置,扒手们就不会有可乘之机。





至于团伙作案的套磁党,直接拒绝他们就是最好的防盗方法。





如果有的朋友实在不愿意改变自己长久以来的使用习惯,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购一些安全系数更高的相机附件了。笔者通过近些年的实践也累积了一点点有关这方面的小知识,下一页里我们就和您一起分享一下。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0:34 |
        
防盗性能较好的附件

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斜开仓式设计的摄影包更为容易被扒手盯上。由于斜开仓式设计的问题,扒手可以在更小的动作下就完成整个作案过程。防盗系数相对比较较高的是后开仓式设计的摄影包,这样的摄影包由于整个包身的主体拉锁都处于摄影人的后背位置,扒手如果想要下手的话需要又比较大的动作,并且有极大可能会直接触碰到摄影师的颈部和肩胛骨位置。所以如果想选择一个防盗系数较高的摄影包,后开仓式设计的摄影包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于直接挂机党来说,也有比较适合的附件。例如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斜挎式功能性照相机背带系统,其中的部分型号也带有防盗功能。例如这款速道FS-PRO悍马系列产品,除了可以实现斜挎背负相机的功能,还附带有一根安全绳,可以保护镜头安全。只要安全绳就与其相连即可,能让镜头不过分的向下倾斜,并且具有一定的防盗性。再想直接拧镜头的“手艺人”们,这下只能无功而返了。



编者结语:
前段日子Lenstag的幕后公司发布了2014年摄影器材失窃报告。根据该报告,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究竟是什么器材最招贼,在哪些地点的失窃几率最大。拥有以下器材的朋友们可得当心了,如果那些榜上有名的地点正好是你的目的地的话,你可得把包捂严实点了。同时,也希望咱们国内也尽快能有一个类似的统计机构能发布比较靠谱的报告,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降低我们的器材失窃率。





无论在何种场合里,长枪短炮都会给摄影人带来一份专业和荣誉感,小白和模特们投来的崇拜目光当然也能很大程度的满足摄影师的小小虚荣心。但凡事皆有利弊,酷炫的设备在吸睛的同时也意味着吸引了更多扒手的注意力。本文中笔者虽然列举了一些比较容易丢失器材的场所和扒手惯用的手法,但肯定并不完整,只能对各位朋友起到抛砖引玉的引导作用。要想真正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随时提高警惕才是不二法则。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21:29 |
3042392364 发表于 2014-12-4 13:20
刚刚报到 亲多关照

谢谢光临,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0:10 |
红尘乱心 发表于 2014-12-8 08:46
好贴,精彩,支持!

谢谢红尘乱心老师赏评支持!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2:14 |

谢谢红尘乱心老师赏评支持!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