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鸟,你是打不过别人的。你去得了亚马逊吗?你去得了热带丛林吗?即使去得,你舍得花数十万上设备吗?而且还有数不清的资金需要后续支持,估计不能。拍摄鸟类活动题材,原来就是一个拼设备和烧大钱的活,起码定焦800的头,还得贴近了拍,不是藏在帐篷里就是躲起来长期蹲守。所以,你不要试图在打鸟上找出路。偶尔玩玩,我不反对,自娱自乐就是了。” 这是谁说的?我师傅。 我师傅继续说:“看见漂亮的景色,拍一些在朋友圈里交流下,完全可以,依然是自娱自乐。但你不要企图拍出什么震惊世界的风景片,因为你去不了非洲美洲,也去不了南北极,就是去得了,也早已被人捷足先登,拍烂了。所以,除了拍点大家都在拍的东西玩玩,练练手,重点还是老老实实拍自己脑子里的东西。 “什么是自己的?就是民族的,自己家门口的,你自己脑子里想到的。用点心,有点想法比什么都强,多拍些人文。摄影人就应该心存高远,但必须从小处细处着手,那才是别人没有的。你想到了,你拍到了,就是你的。一定记住:要拍,就拍这一个,别人没有的这一个!”我师傅扔过一堆他淘汰的东西,“自己挑挑,看哪些能用,拿去!”我师傅牛X,主打是两台中画幅的机器和配套的镜头。其余的东西都可以送人。 这是去年3月中旬的事情。也就在那时,我在中关村论坛注册了ID。 按照师傅的教导,我得先看他在北京几所大学讲授有关摄影课的资料和视频,而后再了解一点光学方面知识,再往后就是阅读师傅寄来的美学书籍。这些看得我很乏味,有时就上论坛看帖子,看到别人拍的作品,心痒难耐。三个月之后,师傅才让我摸机器。 于是,才有了后来和现在...... 第一次让我尝到甜头,是9月初,我按照师傅布置的作业,拍了黑白片子《小店》,参加了世界大学生摄影大奖赛的征稿。我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我是以文学博士在读的身份报名参加的。这个赛事,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和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主办,7月上旬开始征稿,截止到11上旬结束,共收到来自全球的作品13万件(片),经过层层选拔,共选出900件(片)作品展出,我的习作《小店》有幸入选其中。 限于水平,这次大赛的纪实、创意和当地风情三个类别的大奖自然与我无缘。但能入选参展,对我来说亦是莫大的鼓舞了,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师傅说得道理是深刻的。 《小店》是反映大学生自谋生路,自主就业题材,很具体。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小区门口。 这就是我唯一体会。说完了。 ![]()
器材:DMC-FZ1000
时间:2014-09-03 16:29:25.040 快门:1/60 光圈:F/7.1 焦距:24毫米 感光度: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