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在80年代的女生都有这样的回忆,10岁的时候会被妈妈带着去影楼拍一组“艺术照”。 那时候的艺术照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画一个像小明星一样的妆容,可以名正言顺的涂个红红的嘴巴,然后捧着一只玩具小狗或者一束塑料花在金色、紫色或者黑色的幕帘前,面对略有些刺眼的灯光,害羞地咧开嘴笑。这是最初我们对于“艺术照”的记忆。
随着数码照相的普及,这样略显生硬的“艺术照”渐渐被更清新自然的“写真照”代替。但似乎所有女孩子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张专属于自己的、梦一样的相片,相片中的自己自然唯美,也许看起来和真实生活并不一样,但这并不妨碍。这张相片里写着自己最隐秘的心事、记录了自己最美妙的年华。
那这样的“非生活照”从何而来呢?交给影楼固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往往在陌生人面前女友们会感觉害羞和僵硬,那些细腻的心思都被掩盖在了厚厚的妆容和明亮的镁光灯下。其实这样的照片拍起来并不难,何不交给男友们大显身手呢?稍花心思,就在自己家里,在安心舒适的互动中,你们就可以完成这样一组意蕴独特的“艺术照”。
先来看一下这类照片的关键词,看看我们需要哪些道具和准备工作。
准备环节:
分解一下后不难发现,组成照片中“唯美”感觉的要素,不外乎纯净的颜色、柔美的光线、简洁的画面和沉静的氛围。于是需要准备的道具也就迎刃而解了:
1、女友的服装以简单为主,棉纱、雪纺、丝绸的材质为宜,单色、薄透的质感为宜。
2、 一间有窗户或者有门的屋子,门窗的作用是用来采光。为了营造更简单的背景环境,准备一块黑布也是不错的帮手。
3、相比手机和卡片机,也许单反相机特有的虚化效果更适合拍摄这样的相片,条件允许的话请使用相对大光圈(光圈在1.8以上)的镜头,比如佳能50 /1.8这样的入门镜头也非常适合。
4、拍摄时候依然可以采用av模式,找到菜单改变测光模式为“点测光”,光圈始终可以在1.8-2.8间改变,目的是把环境虚化,弱化环境从而减弱“生活照”的感觉。
准备工作做完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艺术照”的要素,如何把“唯美”、“纯净”的感觉具象化呢?这里为了操作和理解的简便,把它们总结为四个单一。即单一的色调、单一的光源、单一的背景、单一的视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