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武汉市中山公园里的“受降堂”占地355平方米,是一座长方形单层厅堂建筑,白墙红瓦,坐西朝东。始建于1942年,原名大众会堂,后称提襟馆、来甘馆、张公祠。1998年5月21日,中山公园两位职工在园内的张公祠旁发现了一座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受降碑”。经考证,张公祠实为“受降堂“。大门上方匾额“受降堂”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昭示出它曾经胜利的华章。门侧壁铭刻有“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字样,更印证了光荣的历史、辉煌的过去。
1945年8月15日,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日本战败投降。之后,蒋介石电令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命其“以四个军向武汉挺进”,接受日军投降。1945年9月18日,是日本侵华14周年的纪念日。这天,中山公园“受降堂”布置一新,威严庄重。
下午3时,参加受降的国民党华中地区总受降官孙蔚如、武汉地区总受降官王敬玖、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及美军军官等88人一一就位。孙蔚如主持受降仪式,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长官冈部直三郎及幕僚四人低头走进受降堂,立正排列受降席前。冈部直三郎呈上受降证书,我方受降主官孙蔚如将第六战区[六战作命甲第一号]命令授予冈部直三郎签字受领,命令规定其所辖部队限期开往受降地点,集中解除武装和办理军用物资移交等。冈部在命令上签名,“遵照实施”。中方人员目睹骄横的日军低下傲慢的头,向中国俯首称臣,莫不热泪涕下,欢呼雷动。这是历经八年血与火的洗礼才结出的胜利之果,这是中华民族永不沉沦的民族精神浇铸的胜利之花。
如今,”受降堂“屋内墙上悬挂240余幅黑白资料大照片,摆设40余件实物;一座仿制的“受降碑”矗立在受降堂左侧,纪念碑高1.8米、宽0.6米,其反面碑文也清晰可见:“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部冈部直三郎大将率属二十一万签降如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题。”这是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凝成的历史丰碑。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