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76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艾莉森-莫利:新闻摄影应得到尊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2-23 06: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艾莉森-莫利:新闻摄影应得到尊重

发布时间:2009-12-24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责任编辑:my

        “新闻摄影应得到尊重,”艾莉森·莫利(Alison Morley)女士在连州接受色影无忌独家专访时这样说。作为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的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项目总监,在采访中,她谈到新闻摄影在美国的现状,“在美国,如果你的作品从未出现在画廊或博物馆里,人们不会尊重它。新闻摄影在美国更是一份职业,而从未成为大众流行文化。”

         莫利女士负责的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项目(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Photojournalism)为期一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人前来进修。今年,来自上海的杨文洁成为第一位进入ICP学习的中国学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46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摄影机构之一,国际摄影中心由柯内尔·卡帕(Cornell Capa)1974年在纽约建立,主要包括学校和博物馆两部分。众多著名摄影师都曾在ICP学校担任讲师,如南·戈尔丁等,也出了不少“好学生”,比如玛格南图片社的Antoine D'Agat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47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PowerShot D10    iso: 320    快门: 1/30s    光圈: f2.8

艾莉森·莫利接受无忌工作人员采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48 | 只看该作者

用又大又笨的古旧相机时人们通常会对你很友善


        色影无忌:先介绍下ICP的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项目。

        艾莉森·莫利:我在座落于纽约的国际摄影中心主持为期一年的教学项目,每年有36名学生,来自全世界各地。今年我们第一次招收到中国的学生,来自上海的杨文洁。以前我们有很多美籍华裔或者移民到美国的中国学生,然而这次是第一次有直接来自中国,专门为了进入ICP研修摄影而来到美国的学生。还有很多来自欧洲、澳大利亚、南非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49 | 只看该作者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课程,图片生成(picture making class)、闪光灯摄影(lighting with flash),包括影室闪光(studio lighting)、理论思考(critical thinking)。另外每周还有研讨会(Seminar),讨论这一周发生的新闻事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5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设置“影室闪光”课程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因为对于新闻摄影来说,似乎那并不是最重要的技能?

        艾莉森·莫利:是的,我们也教学生使用4×5大画幅相机。尽管事实上我本人并不喜欢打闪光灯,但是在拍摄肖像时摄影师还是有需要这项基本技能。所以首先是可携带的闪光灯,然后并不是所有人,而是一部分人将选修室内闪光的课程,另外一些学生可以选修4×5相机。因为我们发现现在在美国,拿着三脚架和笨重的老式相机慢慢走向被摄者,要比使用35mm相机冲到人家面前更有强迫力。这是一种大画幅相机的“复兴”,好比很多人相对于数码更喜欢使用黑白负片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5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就像Joel Meyerowitz(著名美国摄影师,彩色摄影领域的先驱人物之一),他经常使用35mm相机,同时也拍4×5。

        艾莉森·莫利:是的,很多新闻摄影师发现,在街头拍摄人物肖像时,让人们注意到你是很好的事情。他们会认为你是专业的摄影师,因为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相机,使用35mm时人们很难区分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而且在纽约,拍照的人太多了,所以用又大又笨的古旧相机时人们通常会对你很友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5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玛格南图片社的Alec Soth也是以使用大画幅拍彩色著称的。

        艾莉森·莫利:对,非常当代,同时也很纪实。像英国摄影师Simone Norfolk去拍伊拉克战后被摧毁的景观时,也是把它们收入4×5的大画幅底片中,成为“伊拉克的肖像”。相比于35mm相机拍摄的遍地死伤的战场惨状,人们有时对大画幅拍摄的景观和肖像更为触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56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现在的摄影发展趋势,是照片越来越图形化



        色影无忌:很多新闻摄影师放弃35mm使用4×5,以及放弃数码回到胶片,你认为这些“复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艾莉森·莫利:这都是因为新闻摄影师需要自己的照片能够被分辨出来,需要建立自己的影像风格,令人感到与众不同。你一看到照片立马想到它会是谁拍的,这张一看就是萨尔加多,那张一看就是James Nachtwey的照片,你能够马上辨认出是因为作品的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57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建立自己的风格是不是ICP新闻摄影项目的教学目的之一?

        艾莉森·莫利:是的,风格是很重要的,另外做项目也很重要。你花6个月做一个项目然后展出,人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辨认出你的风格,从而记住你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5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在做这样的项目时,传统图片故事的方式依然重要吗?比如拍摄前的调研,还有系列中要有一些不是最出彩但对于故事讲述很重要的照片……

        艾莉森·莫利:对,我们管那叫“过渡照片(bridge pictures)”,很多时候摄影师本人不愿把它放入系列,然而它对前后两张非常棒的照片起到的连接作用又是无法替代的,这对于讲故事是绝对需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6:5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除了传统的用图片讲故事,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有哪些新突破吗?

        艾莉森·莫利:我不认为有什么新东西,因为基本上都有人做过了。但我认为现在的摄影发展趋势,是照片越来越图形化。很多摄影师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画面的粗颗粒,隔着窗拍摄肖像,把人脸置于画框边缘等,来令照片更有意思。只是拍下看到的已经不够了,需要增加一些元素,来让照片更惹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7: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让学生们把照片都打印出来,贴满自己的墙壁


        色影无忌:而且你还要使用属于自己的技巧,以建立个人风格?

        艾莉森·莫利:是的,当你看一个人的大量作品时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他只是在重复自己,而这是一位好老师应该指出的,“瞧,你在用相同的套路拍摄了!”这样累积起来是件好事情。因为你的观看不同于别人的观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7:01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拍摄突发新闻不一样,那时最重要的是拍下你眼前所发生的;如果不是突发新闻而是长期项目的话,你就需要要放入更多的个人标签。所以在ICP当你学会这些长期项目所需的技法以后,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本能发挥。这就有点像骑自行车,当你一旦学会,你闭着眼睛也能骑。这是一种能力,能够发现属于自己的照片的能力。于是你就知道你在做什么,什么是应该不断重复和加强的,而不是用不同方法拍出一大堆照片。而用同一种角度,同一种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07:0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一年时间的课程下来,学生们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辨认出自己的语言,从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种训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拍的过程中养成习惯,形成相对固定的拍摄技巧,另一部分则是关于编辑的训练。现在我们通常看照片是在电脑上,一张一张翻过;而我让学生们把照片都打印出来,贴满自己的墙壁,这样才能反复研究,发现自己做的好与不好的地方,电脑上你没法长时间看。只有反复看自己的照片,你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与仅仅挑出必要的照片不同(比如用于突发新闻),你反复看它们是为了了解自己的拍摄水平。看多了才知道如何改进。你天生就是摄影师吗?不,那是需要练习的。布列松他们是个神话,他们是天生的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