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68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水下摄影的几点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3-26 18: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山幻影 于 2015-3-26 18:10 编辑



关于水下摄影的几点知识
         面对酷热的气温,戏水,成为了大家避暑纳凉的首选,如果在尝试一下水下摄影,会别有一番感受。本文就给您介绍一些水下摄影基本知识和技巧。          要想进行水下摄影,首先必须掌握相当的潜水技术和经验,然后再进行水下摄影的学习。整个潜水课程需要5-6天时间,以及海潜30瓶气以上的经验,这是学好水下摄影的基础。照相机防水罩的使用,几个小时就可以掌握。要想在水下拍出好照片,还要看潜水技巧的掌握和对水下摄影的悟性了。水下摄影和潜水技术的关联
  开始水下摄影,首先需要学习在水下安全的活动,也就是说要先学潜水,后学水下摄影。潜水的技能越高,对海洋、水下环境、生物的知识了解也越深。也就有可能拍摄到好的照片。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水下的摄影比在陆地上艰苦、复杂得多,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摸索。
图片摄影:Kurt Arrigo

         水下摄影技术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定要定一个标准的话,那么潜水技术至少相当于三星潜水员水平。但是同风光摄影一样,这只是入门,以后的水下摄影水平还要看个人的悟性、艺术修养、灵感等因素。
        对于放置在水中的物体,它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水量的重量。如果水中物体排开水量的重量大于物体本身的重量,物体将浮在水面上,我们称它具有正浮力。反之则下沉,称为负浮力。如果物体排开水量的重量和物体本身重量相等,物体会悬浮于水中,达到中性浮力。           那么,中性浮力对水下摄影有什么帮助呢?

(1) 能稳定相机,尤其处理慢速拍摄。
(2) 减少搅动起海床之沉积物及沙粒的机会,影响相片结构;
(3) 减少破坏珊瑚的机会,甚至亦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4) 可帮助降低耗气量。曾目睹某些潜水员因乐极忘形地拍摄而导至缺气事件,虽然最后并未引至更大伤害,但亦可想像当时的狠狈情景,况且,假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至悲剧结果。


        在水中,由此产生的许多问题都给水下摄影带来很大的影响。除了要解决好水下摄影设备的密封、耐压、防腐、电绝缘等一系列问题之外,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水中光的散射、折射、吸收以及水的浮力、水流的冲力等对水下摄影成像质量的不利影响。根据潜水员多年来的水下摄影实践,我们感到水下摄影常见的影象质量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影象模糊不清晰;二是取景不准确或画面不稳;三是彩色影象偏蓝色。实际水下拍摄时,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加以改善。( 1)选择透明度高的水域或时机拍摄。通常,水下摄影的作业水域是无法由作业人员自由选择的,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附近有透明度高的水域、影象质量要求较高时,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将作业对象转移到水质好的水域进行拍摄。此外,即便是在同一水域,随着潮汐、水流、天气等变化,水的透明度也会发生变化,作业人员只要注意观察、积累资料,选择透明度相对较高的时机进行作业,就会改善拍摄效果。( 2 )采用近距离拍摄。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水下照相机或摄象机离被摄物体的拍摄距离越近,光在水中的传输过程受到水的散射作用就越小,拍摄的影象也就越清晰。因此,在水下摄影作业时,只要能满足拍摄要求,拍摄距离是越近越好。          根据经验,通常水下的拍摄距离应不超过水的透明度的 1/2 ~ 1/3。水的透明度可以采用圆盘法进行粗略地测算。但在采用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一点,实际的最小拍摄距离不应小于摄影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否则也会由于无法聚焦而造成影象模糊。例如,使用 NIKONOS — V 型水下照相机的 NIKORR 35mm 标准镜头拍摄,其最小拍摄距离不应小于 0.8 米, NIKORR 28mm 镜头的最小拍摄距离不应小于 0.6 米 。


( 3)使用专用的浑水水下摄象机或浑水摄影辅助装置。这种摄象机或装置是在摄象机的镜头前安装一个耐压或非耐压的摄影罩,罩内封闭空腔内的介质为空气或清水。这样,就使光线从被摄物体到镜头的传输过程中,在浑水中的路径缩短,从而减小了水的散射作用,提高了影象的清晰度。但由于这种摄影罩的长度有限,因此只有在较近距离拍摄时,其改善效果才明显。( 4)水下照明采用斜侧光而不要用顺光。在同样的拍摄条件下,光源不同的照射方向对影象的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光源的照射方向与镜头的拍摄方向为同向(即顺光)时,镜头前的水中颗粒对影象清晰度影响较大;当光源的照射方向与镜头的拍摄方向成 30 °~ 60°夹角(即斜侧光)时,影象的清晰度会较好些。因此,在水下照明时,应使照明灯离开摄象机或照相机一段距离,形成斜侧光照明。


( 5 )水下拍摄过程中,防止将水搅浑。特别是在水底拍摄时,潜水员移动位置或打脚蹼,很容易将水搅浑而影响拍摄效果,这一点在拍摄前应特别注意。通常在水底拍摄,潜水员一般不要穿脚蹼,可以穿工作鞋。当有水流时,潜水员应采用顶流或侧流的方向拍摄。( 6)潜水员合适的拍摄姿势,按快门时可屏住呼吸。根据拍摄对象和位置的不同,潜水员应选择好拍摄的姿势。在水底拍摄时,若水流不大,可选择双腿或单腿跪姿拍摄,稳定性较好;若水流较大,可选择卧姿拍摄。如果有作业平台,也可采用上述姿势。悬浮或游动姿势拍摄的难度较大,一般只在无流和无涌浪的情况下使用。


[/td][/tr]
[/table]
( 7
)水底拍摄时多佩带些压重物。当在水底拍摄时,为了增大潜水员的稳定性,可多佩带压铅,一般不少于 10 公斤,若穿潜水服应不少于 15 公斤。但这些压铅不可一次性佩带上,悬浮或游动拍摄时也不可佩带过多压铅,否则会由于负浮力过大而给潜水员带来危险。可将压铅分为两组,一组按正常潜水配重佩带好,潜水员着底后,再由水面将第二组压铅送下,潜水员将其系在或压在腿上。


[/td][/tr]
[/table]
影象偏蓝色的原因及其改善方法
  我们知道,日光是一种复合光,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光在水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水的吸收作用而强度逐渐减弱,而水对光的这种吸收作用与各单色光的波长有关。通常,水对红色和橙色光吸收最为严重,黄色、紫色和绿色光次之,而对蓝色、青色光吸收最弱。所以,我们在水下看到的光色通常是蓝青色,近岸或河流的水中因含有大量的绿色海生物、泥沙等而变成黄绿色。正因为如此,水下彩色摄影拍出来的照片、电视图象都是偏蓝青或蓝绿色的。而且,随着光在水中传输距离和水深的增加,这种偏色就愈加严重。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根据经验调整白平衡,或采用手动白平衡,可有效改善色偏,或者通常采用的以下方法降低蓝色。
( 1 )缩短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越近,光线在景物和镜头之间传输的距离就越短,偏色也就越少。所以,水下摄影尽量缩短拍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影象的清晰度,还可以减少偏色。


[/td][/tr]
[/table]
( 2 )在水下照明灯或水下闪光灯前加红色透明纸。在照明灯光中加入红色光,可以补充因水的吸收造成的红色光减少,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偏蓝色现象。

         这是矫正偏蓝色的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在应用时要注意,在水下闪光灯前加红色透明纸,会降低闪光灯输出的光线强度,因此要对曝光量进行一定的补偿,否则会出现曝光不足。
( 3 )在镜头前加用暖色滤色镜或暖色透明纸。这一方法的作用与在水下照明灯或水下闪光灯前加红色透明纸基本相同,只是滤色镜或透明纸的颜色不宜用红色,而应当用橙色,否则可能会“矫枉过正”,而使影象偏红色。
         水下摄影随着数码相机发展而普及化,然而,不管使用何种相机及器材,怎样才算是一张好的水底相片呢?虽则摄影很个人化,美也是个人主观感觉。然而整体上,如果对焦及曝光准确,光源及对比平均,主体鲜明,这张相就非常突出了。


[/td][/tr]
[/table]

Kurt-Arrigo-4.jpg (80.21 KB, 下载次数: 1)

Kurt-Arrigo-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 收起 理由
淮源头人 + 3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5-3-26 20:20 | 只看该作者
美不胜收,越看越想看!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3-26 22:44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3-26 22: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22:08 | 只看该作者
山河游 发表于 2015-3-26 20:20
美不胜收,越看越想看!

感谢山河游老师欣赏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3-26 22:1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投票加分支持{:7_296:}{:7_296:}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3-26 22:44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3-26 22: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22:45 | 只看该作者
淮源头人 发表于 2015-3-26 22:11
欣赏佳作 投票加分支持

感谢淮源头人老师欣赏和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27 15:19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作品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点评

欢迎指导。  发表于 2015-3-27 19:38
欢迎指导。  发表于 2015-3-27 19: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27 19:39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3-27 15:19
漂亮作品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神州揽胜老师浏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