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师生与贵州师大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的学生座谈交流 4月4日至8日,春风和煦、百花争艳。来自台湾17所大学的68位师生应国家旅游局和贵州省旅游局邀请,由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组织,在贵州进行以“华夏文明·薪火相传”为主题的修学旅游活动。连日来,师生们沉浸在优美的生态环境、醉人的民族风情、浓浓的同胞情谊及爽爽的宜人气候之中,所到之处成为欢乐的海洋。 修学旅游选择贵州 据台北办事处副主任孔伦介绍,办事处每年组织500名台湾青年学生到大陆举行不同主题的修学旅游活动,使他们有机会亲眼看看、亲身体验、实地了解、深刻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变化,立足台湾、胸怀两岸、放眼世界。他认为,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不可替代,“公园省”名不虚传。喀斯特地质地貌、自然山山水水、得天独厚的温和气候,造就了动植物的多样性;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淳朴古老的少数民族风情、保存完好的古镇、村寨等,都极具唯一性和吸引力,且组合优势和比较优势突出。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努力加快建设旅游大省,探索出一条后发赶超的成功之路。同时坚守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快速发展并举的两条底线,在“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推动一方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受到国家旅游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因此,选择贵州作为台湾师生修学旅游之地,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师生们会有更多的体验和收获。 台湾师生“醉”在贵州 4月4日下午3时,修学团一行飞抵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师生们立即被这座开阔的现代化机场所吸引,书本上写的、深深刻在头脑中的“贵州地无三里平”概念完全被颠覆。晚上在贵阳大剧院观看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掀起台湾师生贵州之旅的第一个高潮:台上演出精彩场面叠起,台下欢呼声鼓掌声接连不断,大剧院成为欢乐的海洋。 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醇香的拦路酒、感人的淳朴民风、眼花缭乱的银饰服饰、苗家长桌宴,令客人们“醉”在苗乡。台湾观光学院的几位女同学说,贵州苗族服饰比台湾原住民服饰更加华丽多彩,歌舞也更加潇洒奔放,菜肴香辣很过瘾。而中国文化大学的学生则关注苗家的吊脚楼,认为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掩映在青山绿树中非常漂亮,其木质结构干燥防潮湿,美人靠很有特色,别具一格。 以前只是从画册上看到过黄果树大瀑布的大学生们,在身临其境体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时异口同赞:雄奇、壮观、大气,令人震撼,和印象中完全不同,飞瀑中泛起的道道彩虹美丽、缥缈、虚幻、神奇。乘船游览龙宫水溶洞,有钻进地球肚子里的感觉,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台湾与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的师生在贵州大学城师大新校址进行交流座谈,成为此次休学旅游的压轴戏。简短的欢迎仪式和大会交流之后,两地教师进行教学与实践的交流,两地学生分3个组就旅游、民俗、美食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两地互动前景广阔 台湾是贵州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双方在长期的交流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台湾青年学生赴贵州游学活动,将推动贵州和台湾两地的旅游合作及休学旅游向纵深发展。 修学团团长、澎湖科技大学教授李明儒博士,用“感动、激动、感恩”对此次活动和贵州的热情接待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保护和发展是“双刃剑”,期望贵州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传统少数民族村寨及原生态多民族文化。他认为旅游的最终目的是“回忆”,即创造回忆、记录回忆、共享回忆。旅游永远不会结束,没去过的地方是最美的,希望以后再来贵州旅游。 (通讯员刘秀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