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评分
看见的与取景的差别
人们都是用眼睛来观察世界,看到的世界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看到的事物和物体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这是因为眼睛看到的场景非常地宽广,信息和元素也非常多,在构图上也就感觉到相当困难,视觉效果肯定也会非常差。
640 (1).webp.jpg (43.33 KB, 下载次数: 2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24 10:31 上传
640 (1).webp.jpg (43.33 KB, 下载次数: 30)
2015-7-24 10:33 上传
眼睛所看到的较宽广,但摄影者应该从头脑中以相机的取景方式截取出自己想要拍摄的画面范围。 吴崇顺 摄
从日常中发现“陌生”
好作品必须是主体突出、画面简略、构图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同时观看后应该有深刻的印象。在拍摄中选择有用的元素,就必须要具备一种摄影人对事物独特的观察力,即摄影人的眼睛,前面所说的“摄影眼”。
现在数码摄影已经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即技巧、思维与后期,要学会运用感性与形象思维来观察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景物中更深层次的东西。
摄影者要在日常的观察中学习控制自己与“假定”被摄体的距离,若能从中找到陪体的规律或韵律感则更佳。 吴崇顺 摄
寻找最佳的拍摄视角
一幅作品拍摄的角度在于观察的角度,在拍摄之前要进行观察,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有时拍摄的位置也就决定了拍摄的角度,有的摄影师会根据现场光影与色彩的表现来判断出最佳的拍摄点。所以说,抢占最佳拍摄点是摄影者必备的基本功,也是摄影者观察能力的最佳体现。
每到一个拍摄点,都不要急于拍摄,先看看光线,看一看或熟悉一下环境,多走走、多转转,找出最佳拍摄机位(在出发前应先对拍摄点进行了解)。
以“构成”方式观察景物形状
要学会踩点,即在观察中选择最佳拍摄点,拍摄点的选择也决定作品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