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怎么拍 1.正逆光 这个不是一个常规的分类,只是我为了方便大家明白取个名儿。 正逆光就是相机正对着太阳,阳光进入镜头,出现“吃光”的情况,大多数有“雾蒙蒙”的感觉。我觉得也不是完全不可取,具体看照片的整体氛围和谐与否。 比如下图,太阳光就进入镜头了,整个画面2/3的部分都有“灰蒙蒙”的感觉,后期调整前更明显 。不过这张因为是半身特写,背景虚化,而且亮部细节也够,所以看起来并不让人难受。 ![]()
35,1.4 光圈2.8,快门1/250 ISO 100 傍晚7:10 ——www.fsbus.com 正逆光有时候因为反差过高,会让被拍摄人物过暗,或者人物曝光正常了,背景就过曝了,这样的光线环境就要让太阳偏一点儿,变成侧逆光。 2.侧逆光 就是说不正对着太阳,让光线稍微斜一点儿射入画面。或者虽然是正对着太阳,但是不让阳光直射入镜头(通过蹲低或站高有时候可以达到目的)。 比如下图,我蹲低发现光线射入镜头了,于是就站起来拍,镜头不“吃光”了,肤色会好很多,色彩也鲜亮些,不会“雾蒙蒙” 。 ![]()
35,1.4 光圈2.8 快门1/200 ISO 100 傍晚7点半 如下图所示,侧逆光的拍摄,要让太阳在被拍摄者的右侧后方或者左侧后方,避免光线直射入镜头。 ![]()
补光: 其实拍小盆友我基本上不补光,因为小盆友总是在不停的动,跑来跑去,所以要打板儿会累死的。而我不愿意用闪光灯拍摄,一来觉得会让小盆友的眼睛感觉不适,二来不喜欢闪灯补光的不自然。 不过有时候还是可以用反光板,比如拍小的活动能力不强的小盆友——小婴儿,或者刚会坐会爬的小盆友。或者比较乖的,大一些的孩子。 有时候小蘑菇很配合,给她布好一个场景,她能自得其乐在那儿自己玩半天不乱跑的时候,我也会在固定的位置放一块反光板,效果不错。 比如下面这组,我就在面对小蘑菇的斜前方放置了一块反光板。 除了这点,大家还可以注意一点,就是逆光拍摄的时候深色背景的使用,会让你拍摄的人物出现漂亮的轮廓光,头发丝都变成金黄的,很漂亮。 ![]()
24-70 光圈2.8 快门1/400 ISO 100 下午6点 使用了反光板 【啰嗦一句:一般反光用银色的面,要有暖色调的金色光线才会用金色那面,白色的半透明板反光效果较弱,有时候用来给人物挡直射光。反光板一定不要放的太低,反出个底光的效果就难看了】 关于眩光: 有些摄影师觉得有眩光就是失败的照片,想方设法要避免,其实我对这个倒宽容得多,觉得只要眩光不是出现在影响画面或者遮挡被拍摄者的位置,有时候反倒能带来一些跳脱或营造不一样的情绪感。 比如下面这张,虽然画面有眩光,但是并没有影响到画面,相反还带来了唯美梦幻的感觉。 ![]()
35,1.4 光圈3.4 快门1/200 ISO 100 下午6点 其实细细探讨还有更多可写的,不过这篇已经够长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家需要在自己的拍摄实践中去感觉,积累经验。所以就这样结束吧。希望大家能拍到自己喜欢的逆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