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白平衡设定调整,避免混杂光线 一般在晴天阳光下进行室内拍摄,白平衡大可不必设置成日光模式,但如果有色温测试仪的话,对于白平衡的掌握能更准确。当然没有色温测试仪,也可找一个白色的物体作为标准,方便对RAW档进行白平衡调整。此外,尽量其他光线的混色干扰,当在利用窗外自然光拍摄时,建议将室内原有的灯光关闭,将自然光作为唯一光源,能增加被摄物体的立体感或制造较高对比度度的效果,若窗上有透明彩色的装饰物,才能更好地利用它投射下来的彩色光影。 ![]()
▲太多的混杂光线,会使画面的成色混乱,也会影响光影效果。
(图片来源:The Phoblographer) 学会「调整」光线虽然说是自然光本身是「死」的,但拿着相机的我们是「活」的,只要用一些小手段,一样能「调整」窗外来的自然光。例如可利用窗帘来减弱光线强度,有的朋友会习惯在窗帘中加上一层半透明的纱幕,这层纱便可用来柔化光线。不过最基本的还是靠相机内的曝光设定来控制光线为佳。在使用脚架进行拍摄时,可只通过调整快门值来控制曝光,如果是手持拍摄,则可需要结合感亮度的调整,以保证在安全快门速度内,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如果觉得光线太硬,又没有适合的窗边元素可以利用,不妨尝试将拍摄物体移开窗户一点,让射在被摄物上的光线不那么集中。 小技巧 如果觉得被摄物的对比度太强,也可用白色卡纸做反光板,正对光线投射的方向,透过反射,让一部分光线能反向打在被摄物上,加强阴影部分的亮度。
![]()
▲若有必要,可搭配反光板进行拍摄。(图片来源:The Phoblographer) 安排适当的背景虽说是在窗边利用自然光来拍摄,但不代表窗户一定要入镜。根据你想营造的风格和氛围,挑选适合的背景,纸张、布幕、木板等,都是可利用的素材,适当搭配一些小物装饰,能让画面更丰富有趣唷。 ![]()
▲可选择与被摄物体同一色系的简单素材做背景。(图片来源:The Phoblographer)
![]()
▲当被摄物本身颜色较缤纷时,更需要一个单纯的背景,以免画面杂乱。
(图片来源:The Phoblograp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