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山居士 于 2015-10-21 01:12 编辑
相机型号: FUJIFILM FinePix S205EXR iso: 200 快门: 1/210s 光圈: f2.9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作者 ——冼星海《在太行山上》 当我们站在太行山上,感觉是热血澎湃的。眼前千沟万壑、重峦叠嶂的太行山,在午后的阳光下,苍莽浩荡。看《地道战》《地雷战》长大,太行山对于我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太行山孕育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于新中国的成立起到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太行山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百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太行山怎么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我的历史知识很片面,看了太多的二战电影,我想知道中国作为二战的重要战区,发生过什么,除了地道战那些。 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时候大约二十万军队,到延安的时候,不到两万人。黄河成为天然屏障,红军在陕北建立的根据地自给自足。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国共合作的三项基本政治纲领:团结抗日,实现民主,改善民生。7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主力红军改编为3个师,4。5万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经过谈判,国共达成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的协议,并于8月22日正式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以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为标志正式形成。当日,由原红一方面军为主编成的八路军第115师主力,作为抗日的先遣队,立即从陕西三原出发,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直接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与国民党军共同抗日。1938年毛泽东于5月在其所著的《论持久战》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电影《太行山上》讲述了这段历史。至于当初八路军有没有想去内蒙,道听途说了。 当时朱德、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总部设在太行山上,就是我现在站的地方。1940年4月下旬朱德回延安,1940年11月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离开北方局回延安,由彭德怀代理北方局书记,邓小平任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9月彭德怀也回延安了,由北方局由邓代理书记,那么总部机关撤消了吗?集总和北方局机关其他人员上哪里去了?由抗战开始时的4.5万人,到抗战胜利时候的百万人,八路军所到之处得到农民的拥护和加入,敌后区的伪军被俘后改编吸收,队伍迅速扩大,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的宣传攻势非常厉害。这对于全世界的建军史,都是个奇迹吧? 佛开历史的尘雾,那场战争公道自在人心。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不管以后的人们怎么评价,那曾经为保卫家园牺牲的抗战志士,那些在不远的台儿庄英勇抗战的将士,都是民族的脊梁,是值得我们缅怀和永远记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