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641|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孙涛:相机是心之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2-23 21: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涛:相机是心之眼

发布时间:2011-02-27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本期“媒体人”系列影展和访谈将向您推荐《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孙涛。

  纪实摄影的初期,美国摄影师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就开始运用摄影来关注并改造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在这个传统的感召下,边缘人群、灾难、弱势群体等等一直是纪实摄影所关注的领域,当然在纪录之外很多摄影师更增加了行动力——以实际行动帮助被摄对象。《南方都市报》摄影师孙涛就是这样一位,从一次采访的机会他结缘于北京同心民工子弟小学,此后不仅自掏腰包帮助学校开办了摄影班,并且利用工作之余亲自授课。他告诉笔者希望通过摄影的方式打开这些孩子们看世界的眼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金钱 +30 收起 理由
唐河老徐 + 30 + 3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34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孙涛此举之前就知道他是《南都》最出色的摄影记者之一,本次影展将会推出孙涛《震-魂》、《空城》以及《大笑俱乐部》三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震-魂》拍摄于地震后的汶川和映秀,由于底片的意外受潮使得画面中出现了斑驳的痕迹,在灾区揪心的场景中那些痕迹仿佛触到了观者心中最脆弱的一点,这本是技术上的一种偶然,但是却让人感觉到了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35 | 只看该作者

孙涛在为民工子弟教授摄影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36 | 只看该作者

相关阅读: 《震-魂》拍摄故事

静静的康巴什

《大笑俱乐部》拍摄故事



中国有很多“图盲”,摄影师有导引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3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怎么看待作为新闻的摄影和作为艺术的摄影之间的关系?

  孙涛:新闻摄影是新闻在先,摄影在后。艺术摄影中摄影只是载体,艺术家的审美和观念才是作品的灵魂,两者没有孰高孰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3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怎么看待工作拍摄和个人创作之间的关系?

  孙涛: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创作。如今的新闻摄影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报道模式,读者需要亮点,摄影师更需与时俱进。我从不认为新闻摄影是完全客观的,我的报道里有我的影子。中国有很多“图盲”,摄影师有导引的责任,当然平台很重要,我很幸运身在南方都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0 | 只看该作者
孙涛:相机是心之眼(2)

发布时间:2011-02-27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孙涛对待这些十岁左右的孩子很有耐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2 |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是你的立场在哪里,你不能视而不见


  色影无忌:做媒体的摄影记者比常人多出很多视觉训练的机会,你个人认为受过训练的观看给你们带来什么样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孙涛:我不认为摄影记者比别人多视觉训练。我们身边从不缺少视觉元素,摄影是眼光的艺术,看你能否灵光一现。相反,摄影记者的视觉感受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被逐渐消磨,这点是可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觉得作为一名报道摄影师,最有价值的品质是什么?

  孙涛:平等,真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作为媒体摄影师给你观看社会和生活的视觉带来什么改变?

  孙涛:上大学时我是一个连上厕所都带着相机的人,我的眼中没有“事件”,只有“生活”。进媒体就需要我从头学起,抓新闻,懂社会,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我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摸到点门道。做记者我要正过来看,反过来看,再到后面瞧瞧,要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在摄影之外你还经常用实际行动去帮助一些弱势群体,你这样的动力来自于哪里?

  孙涛:这是每个公民应该做的,不足为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纪实摄影的一个传统,你觉得通过摄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给他们带来帮助?

  孙涛:实际上谈不上帮助,我只是尽力而为。网络时代到来之前,老百姓没有真正的话语权,他们常常想到记者。新闻记者没什么了不起,他(她)只是可以通过媒体发出声音,这声音有时很微弱,有时无济于事。重要的是你的立场在哪里?你不能视而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6 | 只看该作者
孙涛:相机是心之眼(3)

发布时间:2011-02-27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soulquake》系列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7 | 只看该作者

哪里牵动的我心弦,我就把镜头对准哪里


  色影无忌:在震区拍的那组作品为何叫《soulquake》?你觉得在精神上给你震动最大的地方在哪?

  孙涛:我在作品自述里提过。主要原因是我的黑白底片受潮了。我自今搞不清楚原因,可能是我在湿热的救灾帐篷里换底片的缘故。我使用4x5散页片,每天在暗袋里换底片的时候手里全是汗,不得不抽出手来擦干再继续。另外,在震后无人的废墟里拍摄我时常感到恐惧。我是第一批到达震区采访的记者,我目睹了大震后最为撕心裂肺的一幕,我有一边拍照一边流泪的经历,我知道废墟里或许还有尸体没有挖出来。当我带着大画幅相机重返灾区,映秀、北川都已封城,记者没有特权,我只能趁清晨五六点钟武警换岗的时候躲进空城,面对一片死寂,恐惧可想而知。当我将头蒙在黑布里取景的时候,脑子偶尔突闪某个于此发生的悲惨画面。我常常感到有灵魂在我身旁萦绕。底片冲洗出来,我发现那些斑驳的印迹时,我问自己,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21: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为何选择拍摄那些没有人物出现的地震遗迹?

  孙涛:我不想拍人,我不想打扰他们。我的采访经验告诉我,即使一句不经意的问候都会勾起悲伤者激烈的情绪,尤其是孩子。那时,我不是记者,只是一个为历史留影的摄影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