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不只有远方 2015年12月 作者:马列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xwpxxw
简介: 12月16日,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品评选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拉开帷幕。活动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郑州市政府主办。截至2015年12月1日,组委会共收到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稿55637件,作品按照“聚焦儿童类” ...
内容: 12月16日,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品评选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拉开帷幕。活动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郑州市政府主办。截至2015年12月1日,组委会共收到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稿55637件,作品按照“聚焦儿童类”“非主题纪录类”“非主题艺术类”“非主题商业类”四个类别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于2016年1月公示,2016年4月将在郑州展览。 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本届评选组委会副主任、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 ——编者 记者:作为组委会副主任,您对此次评选有什么感觉? 刘宇:按照规定,在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前,评委和工作人员不能泄露与评选有关的内容。所以,我只能就一些共性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我没有看到所有的来稿,仅就看到的照片和与评委们交流得出的印象,我感觉存在的问题与其他评选活动时看到的是一样的。 记者:相同的问题,指的是什么? 刘宇:题材的雷同。比如,这次评选有一个“聚焦儿童”的主题。在看作品时,会给你一个感觉:中国儿童大部分都生活在西部,四川大凉山、西藏、贵州等偏远地区;许多人生活水平在中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生活在新中国成立前;孩子们平常做的事,不是练体操,就是练杂技、练武术。即便上学了,要么在课堂上姐姐哥哥背着弟弟妹妹,要么趴在磨盘或者灶台边上写作业。这反映了许多中国摄影师的创作倾向,没有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进程,没有关注身边鲜活的东西。 记者:这种情况不只在一次评选活动中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刘宇:中国可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摄影爱好者群体。摄影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职业,有的是爱好,有的是要记录生活的变化,有的是要怡情养性,有的为了广交朋友。无论出于哪种目的,我觉得都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们就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带给全世界的观看者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第二,中国的摄影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记者:是啊,其实很多人的生活已经变得比较好了。 刘宇:我举个例子,有一张照片曾经获了国际大奖。后来,有网友搜出了好几张在同一地点拍摄的雷同照片。昨天我又看到一幅几乎一样的作品:破旧的“教室”里稀稀拉拉坐着几个孩子,讲课的是一个有点驼背的老人,边上站着的小女孩儿背着她睡着的弟弟。据说,四川大凉山彝族山村的这间“教室”,大量的摄影师都到这里拍摄,不断重复制造着大同小异的照片。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相信,绝大多数摄影师拍摄的个体是真实的,但是当大量这类题材扎堆的时候,能说准确反映了中国当下的现实吗?在前段时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评选中,我们记录类的评委达成了共识:要鼓励“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当下”的作品。比如反映生二胎、跨省上班、年轻人整容、电商生活等当下热门话题的作品最终入选了国展。其实小题材也可以反映大时代。 记者:展览中怎样选出好的照片? 刘宇:我做过新闻摄影师,所以参加的评选多数是担任纪实组的评委。我主要看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题材的新鲜度、时代性和文献价值;再就是在表现方式上,准确地用摄影语言表现主题,独特,有陌生感;还有对细节和情节的把握,可以看出摄影师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对单幅照片来说,瞬间选择恰到好处;如果是组照的话,还要看他的编辑功力。 记者:问一些展览之外的事情吧,最近您有没有拍新的作品? 刘宇:因为我现在工作的关系,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创作。我现在所拍的一些东西,都是不需要去特别远的地方就可以拍到的。比如我参加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多媒体作品《青春思密达》获得了金奖,就是拍我女儿的故事。另外,我每天上班都要坐地铁,可能是职业习惯吧,平时都随身带个小相机,就拍了一个系列叫《四号线》。我会拍这些我身边的、只要我留意每天都可以拍的题材。 记者:今天连州年展的时候,日本摄影师濑户正人在他的讲座上说过一句话:“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只是在拍照片,而没有人观看照片。”您怎么看这句话? 刘宇:其实我倒不是特别同意他的话。照片现在已经变成除了语言、文字之外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我们在发微信的时候常常会配照片。新闻摄影的传播是为了让最广大的受众看到;而现在人们拍照片可能只是为了让朋友圈的人看到。当然有的人拍照片并不在乎别人看不看,只是为了表达心情;再有所谓“私摄影”,并不是为了让人看到,只是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就像在日记本里写首诗。 记者:那是不是意味着,随着时代的变化,照片有没有人观看已经不重要了? 刘宇:现在常说,人人都是摄影师,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但是,摄影难就难在太容易,优秀的专业摄影师仍然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我们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严肃摄影家,做时代的眼睛,用专业技巧更深刻地记录社会变迁,更清晰地传达给受众,或者给国家留下时代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