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72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田京子:围绕家庭照片的断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3-31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田京子:围绕家庭照片的断章
2016-3-2 09:21| 发布者: zhcvl| 查看: 825| 评论: 0|来自: 瑞象馆


摘要: 本文是林叶翻译的和田京子的文章,它通过对荒木经惟、长岛有里枝等艺术家们的作品的分析,重新探讨了“家庭照片”的定义和意义。 这么说或许有点过于极端,不过我觉得,也许只有“家庭照片”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照片 ...






克里斯·魏仁纳,《Family》
拉里·萨尔坦,《Pictures From Home》
此外,还有一些社会纪实性的家庭群像。克里斯·魏仁纳(Chris Verene)和拉里·萨尔坦(Larry Sultan)就是其中的两个例子。在他们的作品中,就算是自己的家庭,也不把当事人的视角带入其中,成为某种家庭的典型,也许可以算是一种把当今美国家 庭风景作为社会学的样本提出的家庭照片吧。克里斯·魏仁纳在自己的家乡伊利诺伊州拍摄自己的亲戚以及邻近的家庭,他附加的那些简单的图片说明中,记载了照片拍摄的某个地方的某个人以及某种状况。但是,不管这些人是否是特定的人物,观看者所接收到的信息就是一种伴随着共时性的现代场景,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现象。而在拉里·萨尔坦拍摄的父母身上,我们所看到的也是同样的情况,即两个“典型”的、生活在某个时代、某个环境中的、时间相互叠加的夫妻。
朝海阳子,《Sight》
同样,在朝海阳子的《Sight》系列中,“家”就是现场。不过,尽管称之为“家”,但都是一些在“家庭影院”里轻松自在地注视着电影屏幕的群像。互相之间没有视线和语言上的交流,完完全全地投入到电影之中。虽然大家人都在一起,可对周围却是毫不关心。感情代入也好悲喜与共也罢,都只是伴随着电影中的出场人物而产生。因为心完全不在家庭之中,家人之间的关系过于稀薄,所以虽然身在“家”中,但却不能不让人感到某种家人不在的危险气息。
家人共享的记忆
有很多摄影家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拍摄自己的儿女。通过与孩子的接触来唤醒自己早已忘怀的儿时记忆与感觉,从中能够重新体验到那些消逝的、无法挽回的时光。当人们对孩子充满依恋的时候,看着生机勃勃的小生命的时候,或者为孩子那无依无靠天真幼稚的样子所透露出的那种自我与不安之美而倾倒的时候,总会不由分说地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记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6-3-31 13: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3-31 13: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20:28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3-31 13:1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20:28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3-31 13:1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1 18:3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浏览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1 18:3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浏览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