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唐河老徐 于 2016-4-6 09:03 编辑
彭雪枫故居
1944年8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不幸被流弹打中牺牲,时年37岁。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哭彭八首》中深情地写道:"淮北哀音至,灯前意黯然。生平供追想,终夜不成眠。""廿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新生千百万,浩荡慰英灵。""尔我竟长别,多年患难同。我身惜后死,努力贯初衷。"彭雪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他光明磊落,不畏艰苦,克己为人,廉洁奉公,爱护军队,爱护人民,深受人民的爱戴。他刻苦好学,文武兼备,机智顽强,是中共卓越的军事家之一。他在河南竹沟创办了著名的《拂晓报》,深受广大干部和军民喜爱,受到党中央的赞扬。他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授课,并主持创办四师拂晓剧团。著有《娄山关前后》、《豫皖边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等文。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区党委在洪泽湖边大王庄,分别为彭雪枫将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在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和安徽省宿州市建有彭雪枫将军陵墓和纪念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