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
【人物名片】郑重 资深财经媒体人,儒尚私董会发起人,策划人,曾成功操盘嘉宜美等知名品牌,被业内誉为实效传播专家。 齐鲁网鲁商频道专稿——郑重:日照“围海收钱”无异于杀鸡取卵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占了地球大部分面积的大海显然属于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有谁或者什么机构有权利把大海圈起来,并公开表示:看大海是要收费的。 还真有。4月14日,日照市政府正式宣布,从5月份起,日照市将“围海收钱”了。据日照市物价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在4月14日的“围海收费”听证会上,28名听证代表全部同意或者基本同意收费方案,有的代表还认为60元的收费标准偏低。 日照市号称有着全国最好的沙滩,据说是万里金沙滩,全国独一无二。也正是因为这万里金沙滩,近年来日照市旅游的人大量增加。日照官方的数据是,去年,全市接待游客超过3700万人次,旅游收入275亿元。 对于这个数据,日照市显然认为是少了,比如,同样是海滨城市的青岛,旅游收入是日照的4倍。之所以把大海围起来收钱,日照政府层面表达的意思很明确,这点收入显然是 “有人气无财气”。 且不说“围海收钱”是否合乎常理,这一做法真的就能增加“财气”么?按照去年前来围起来的部分游客的人数,似乎门票收入今年至少能够达到6000万。不过,在郑重开来,这一做法显然是逆流而行,无异于杀鸡取卵。因为,增加的这6000万的收入,似乎只是增加了政府层面的收入,带来的,却是大量游客的减少。 凤凰古城就是个例子。就在日照宣布“围海收钱”的前几天,已经收了3年门票的凤凰古城,决定4月10日起暂停“围城收费”。暂停的原因,是因为“围城收费”一开始就触犯了众怒,在舆论的炮火里,当地的旅游形势就出现了逆转,游客的数量有所减少。为了自救,凤凰古城想尽办法,依然难以挽回颓势。 在郑重开来,不是游客心里没有“凤凰”,而是“凤凰”抛弃了游客。人们并不在乎那几个门票钱,在意的是这种“挟门票而令游客”的行为。 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和发展旅游,是很多地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地方政府出于管理和保护公共自然资源的需要,适当收取游客“门票费”以弥补公共维护资金的不足,似乎合法合理。 不过,在郑重看来,门票经济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地方政府的“提款机”,这才是日照“围海收钱”的关键所在。比如,峨眉山旅游公司公布数据中发现,景区游山门票收入在扣除相关税费等成本后的50%需支付给峨眉山管委会,仅2015年上半年,峨眉山旅游公司的1.8亿多元游山门票中,要支付给管委会的分成款就超过7000万元,此外还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和风景区专项资金两项供给超过900万元。 建议日照市政府学学杭州。杭州拥有着全国知名的景点西湖,每年前往观光的游客数不胜数,假若单单发展门票,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从2003年起,杭州提出“免费西湖”的理念,对环湖公园景点开始实行免费开放。景区每年因此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景点的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经营价值的提升,免费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人流量的汹涌使得景区内租金等水涨船高,景区及全市旅游收入不减反增,免费开放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单单去年黄金周七天就实现了旅游收入98.39亿元。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旅游富市”战略,日照市长刘星泰表示,“十三五”时期,我们要高举“旅游富市”的旗帜,把旅游业提升到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打响“阳光海岸、美丽日照”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旅游支柱产业。 旅游富市是对的,但不应该这么做。旅游是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一个系统,其中娱乐和购物弹性最大,吃、住也有广阔空间,门票只是整个旅游价值链的低附加值部分。旅游业要谋求长远发展,让消费者有更愉悦的旅游体验,就必须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将“门票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消费经济”。 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不应只算计门票的“小账”,还要看到降票价所带来的“大账”。因为摆脱“门票经济”能延长旅游产业链,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还有社会效益。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旅游必须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把景区关起来收费,关上的不仅是游客通向景区的脚步,还关闭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门。 从这一点上说,日照“围海收钱”,显然是杀鸡取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