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佳友在线
近几年来,索尼在构建自己的微单相机战线的同时,在其FE卡口镜头阵线方面从未放松,只不过面对愈加庞大的全画幅微单™用户人群面前,似乎其镜头发布频率有些跟不上用户旺盛的需求,但是我们发现今年的索尼有些异乎寻常的给力,除了年初一口气发布了三款全新G大师镜头,还在近日发布了一款顶级标准定焦镜头——Planar T* FE 50mm F1.4 ZA。同时,FE 70-200mm F/2.8 OSS GM镜头也在近日登陆国内市场。笔者也有幸在这两只支镜头上市的前夕,获得索尼中国的邀请,前往北京798的索尼U-SPACE体验中心,对这两只镜头进行了初步的实拍体验。这两只被索尼倾注了巨大心血而打造出来的顶级镜头,究竟画质如何?还请大家跟着笔者的实拍样片,来一探究竟吧。
![]()
索蔡新贵 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实拍体验
索尼蔡司这只Planar T* FE 50mm F1.4 ZA的发布,的确有些出乎笔者的预料,毕竟在年初刚发了一直50mm光圈1.8的高性价比标头,而且年初G大师镜头一下子发三颗的泰式,真的给人一种索尼要撇开蔡司单干的态度,万万没想到剧情居然就“反转”了。要不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编剧呢。
![]()
咱们还是先看看这只新贵50mm光圈1.4的顶级镜头吧,说它是新贵,真的一点儿不夸张,在没有这支镜头之前,索尼的50-60mm焦段的镜头的价格,一个买1千多,一个卖4千大几小5千的样子。可这之索尼蔡司的50mm定焦镜头,一下价格拉到小1万2千块的价位。这价格的确是“贵”啊。
![]()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样片
但话说贵有贵的道理,这镜头用的是Planar结构(俗称双高斯结构),9组12片镜片,内置2枚非球面镜片(包含1枚高精度的“AA”高级非球面镜片)和一枚ED(低色散)镜片,将球面像差和色散降到更低,不但保证了画面中心到边缘的高分辨和高对比度的表现,还使最近对焦距离到无穷远的画质得以保障。
![]()
针对视频拍摄需求,光圈环可以做无级调节和有段落感调节两种模式,光圈环和调焦环同样都采用硬质材料,也是针对视频拍辅助摄套件而设计的。
再加上蔡司标志性的T*镀膜技术,这枚镜头的用料可谓诚意十足。当然,这些实在的用料也都体现在了这支镜头扎实的成像能力上。比如我们每个人在拍人像时候想要追求的“刀切般锐利的”焦点,再比如我们还追求的“如奶油般花开的”焦外,这支镜头都能带来,更关键的是,这支镜头1.4光圈全开就已经可以做到极佳的锐度表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光圈全开可用”。笔者在试用现场特别用这支镜头的最大光圈逆光拍摄一组样片,接下来,就请大家看一下,这头的实拍表现吧。
![]()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光圈1.4状态下的表现
![]()
焦点处100%放大后截图效果
![]()
100%放大后边缘和焦外的截图
从样片表现来看,我们便能一下子之道这支镜头为何会卖的贵的原因了,光圈全开已经高度可用,而且焦外虚化效果柔和,以及焦外光斑的表现,在处理二线性表现方面也有着极佳的抑制作用。
![]()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光圈1.4状态下的表现
这支镜头的确售价不菲,重量和体型也不算轻量化选手,但是考虑到这支镜头出众的画质表现,以及针对全画幅微单™短法兰距的光学特性,而特别设计的镜头结构,笔者还是能够理解这只镜头的这一定价的。
![]()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光圈1.4状态下的表现
在镜头测试中,现场还有一个小插曲,现场还安排了一只otus 55/1.4镜头进行对比测试,大家知道这支镜头是公认135系统最好的镜头了,但对笔者来说,这支镜头一来手动对焦麻烦,而来本身体积就不小,在加上转接环就更大了,装在A7RII上更加头重脚轻。笔者是一懒人,我的理念就是能自动绝不手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今天的自动化,绝不能到退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