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692|回复: 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拍体验 索尼FE 50mm 1.4ZA和FE 70-200mm F2.8 GM OSS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8-1 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近几年来,索尼在构建自己的微单相机战线的同时,在其FE卡口镜头阵线方面从未放松,只不过面对愈加庞大的全画幅微单™用户人群面前,似乎其镜头发布频率有些跟不上用户旺盛的需求,但是我们发现今年的索尼有些异乎寻常的给力,除了年初一口气发布了三款全新G大师镜头,还在近日发布了一款顶级标准定焦镜头——Planar T* FE 50mm F1.4 ZA。同时,FE 70-200mm F/2.8 OSS GM镜头也在近日登陆国内市场。笔者也有幸在这两只支镜头上市的前夕,获得索尼中国的邀请,前往北京798的索尼U-SPACE体验中心,对这两只镜头进行了初步的实拍体验。这两只被索尼倾注了巨大心血而打造出来的顶级镜头,究竟画质如何?还请大家跟着笔者的实拍样片,来一探究竟吧。




索蔡新贵 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实拍体验

索尼蔡司这只Planar T* FE 50mm F1.4 ZA的发布,的确有些出乎笔者的预料,毕竟在年初刚发了一直50mm光圈1.8的高性价比标头,而且年初G大师镜头一下子发三颗的泰式,真的给人一种索尼要撇开蔡司单干的态度,万万没想到剧情居然就“反转”了。要不说,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编剧呢。





咱们还是先看看这只新贵50mm光圈1.4的顶级镜头吧,说它是新贵,真的一点儿不夸张,在没有这支镜头之前,索尼的50-60mm焦段的镜头的价格,一个买1千多,一个卖4千大几小5千的样子。可这之索尼蔡司的50mm定焦镜头,一下价格拉到小1万2千块的价位。这价格的确是“贵”啊。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样片

但话说贵有贵的道理,这镜头用的是Planar结构(俗称双高斯结构),9组12片镜片,内置2枚非球面镜片(包含1枚高精度的“AA”高级非球面镜片)和一枚ED(低色散)镜片,将球面像差和色散降到更低,不但保证了画面中心到边缘的高分辨和高对比度的表现,还使最近对焦距离到无穷远的画质得以保障。


针对视频拍摄需求,光圈环可以做无级调节和有段落感调节两种模式,光圈环和调焦环同样都采用硬质材料,也是针对视频拍辅助摄套件而设计的。

再加上蔡司标志性的T*镀膜技术,这枚镜头的用料可谓诚意十足。当然,这些实在的用料也都体现在了这支镜头扎实的成像能力上。比如我们每个人在拍人像时候想要追求的“刀切般锐利的”焦点,再比如我们还追求的“如奶油般花开的”焦外,这支镜头都能带来,更关键的是,这支镜头1.4光圈全开就已经可以做到极佳的锐度表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光圈全开可用”。笔者在试用现场特别用这支镜头的最大光圈逆光拍摄一组样片,接下来,就请大家看一下,这头的实拍表现吧。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光圈1.4状态下的表现


焦点处100%放大后截图效果


100%放大后边缘和焦外的截图

从样片表现来看,我们便能一下子之道这支镜头为何会卖的贵的原因了,光圈全开已经高度可用,而且焦外虚化效果柔和,以及焦外光斑的表现,在处理二线性表现方面也有着极佳的抑制作用。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光圈1.4状态下的表现

这支镜头的确售价不菲,重量和体型也不算轻量化选手,但是考虑到这支镜头出众的画质表现,以及针对全画幅微单™短法兰距的光学特性,而特别设计的镜头结构,笔者还是能够理解这只镜头的这一定价的。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光圈1.4状态下的表现

在镜头测试中,现场还有一个小插曲,现场还安排了一只otus 55/1.4镜头进行对比测试,大家知道这支镜头是公认135系统最好的镜头了,但对笔者来说,这支镜头一来手动对焦麻烦,而来本身体积就不小,在加上转接环就更大了,装在A7RII上更加头重脚轻。笔者是一懒人,我的理念就是能自动绝不手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今天的自动化,绝不能到退回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5 收起 理由
红山幻影 + 2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08:43 | 只看该作者
迟到的G大师 FE 70-200mm F2.8 GM OSS

都说好饭不怕晚,但是G大师镜头的这只70-200mm的2.8恒定光圈小白头的确来的有些晚。从年初索尼发布了G大师级镜头系列,70-200mm且具备F2.8恒定光圈表现的镜头,便进入了不少索尼全画幅微单玩家的梦想清单里了。近期终于上市,而面对“嘿嘿嘿”的价格,估计有些玩家已经开始纠结上了。笔者在此次新镜头品鉴活动中,同时也对这只镜头进行了人像部分的实拍体验。



作为索尼全画幅微单™系统的首支F2.8恒定大光圈70mm到200mm端的远摄变焦镜头,我们可以从这支镜头的做工、用料、镜片结构、技术应用,这些方面看到索尼投入的诚意。18组23片的镜片结构,其中包含两片超级ED镜片、四片ED镜片、两片非球面镜片以及一片XA镜片(Extreme Aspherical) 非球面镜片,其表面粗糙度仅为0.01微米,能有效消除像散和场曲现象。


卡口式脚架环儿底座设计,符合当今脚架环快拆快装的设计理念。

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抑制弧失慧差并保持非凡的清晰度。如此多的特殊镜片有效地补偿色像差,获得高对比度、高分辨力的画质。另外,这支镜头还尽可能地抑制鬼影和眩光的产生。此外,这支镜头还拥有0.96m的最小对焦距离、11片光圈叶片和0.25倍的放大倍率。


FE 70-200mm F2.8 GM OSS  f2.8光圈下实拍样片


焦点100%放大截图


焦外边缘100%放大效果

从样片表现来看,这支镜头也是一只可以做到光圈全开便能获得极佳画质表现的镜头,而且11枚光圈叶片组成的原型光圈,在大光圈状态下,能为照片的焦外散景营造出色的虚化效果。同时,笔者也在实拍中使用了从2.8、4、5.6、8这几档光圈进行拍摄,可以说焦点区域的锐度表现一直能保持“大鸡血”的高锐度表现。接下来的页面,让我们看一下这一次体验中的两只镜头更多的样片表现以及对两只镜头体验后的整体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08:43 | 只看该作者
总结陈词及更多样片



FE 70-200mm F2.8 GM OSS  200mm端大光圈下实拍样片


FE 70-200mm F2.8 GM OSS  F8光圈下样片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


Planar T* FE 50mm F1.4 ZA实拍人像样片
总结陈词

今次体验的两只镜头可以说在画质表现方面都表现出来了旗舰镜头该有素质,如果说以前我们对于大光圈镜头在使用最大光圈来拍摄留有疑虑,那在使用这两只镜头拍摄中,完全可以让我们放心大胆的去使用,非但不会让我们失望,还会有很惊喜的感觉。笔者作为全画幅微单的玩家,一直以来便期望索尼能够在大光圈定焦和70-200mm端推出一些重磅的镜头产品,这两只镜头的推出可以说给广大追求卓越画质的A7系列玩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8-1 15:02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8-1 15:0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8-1 15:04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8-1 15:04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