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常州太湖湾萤火虫主题的夜公园。 本周末,位于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中华孝道园尝试举办萤火虫主题的夜公园,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然而,有市民质疑,四处纷飞的萤火虫虽然很美,但是这种活动是否会加速它们的死亡? 这些萤火虫究竟来自何处?这样的活动究竟是爱护环境还是破坏环境?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常州太湖湾现萤火虫夜公园 “在常州又能看到萤火虫啦!”这几天,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里的中华孝道园的萤火虫夜公园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据介绍,夜公园包括观赏区、科普区、放飞区。 “我们这里已经没有萤火虫了,说明这儿的环境不适合萤火虫生存,那么在这里大量放飞萤火虫无疑是让这些萤火虫送死。”有热心读者在看到园区的广告后致电本报新闻热线,质疑该园区的这种做法十分残忍。该读者怀疑,这些萤火虫是卖家捕捉了野生的萤火虫,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放飞。“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求偶,到了景区里有那么多游人干扰,又不熟悉环境,繁殖成功的可能性肯定会降低。”他认为,为了让游客感到浪漫,任由这些小生灵送死,实在有些残忍。 主办方回应:所有萤火虫均为人工繁殖 中华孝道园执行董事、总裁助理蒋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策划活动的过程中,园方也做了大量的功课。“我们放飞萤火虫的数量在6万只左右,全部来自江西的一家萤火虫繁殖基地。”他说,他们还专程去江西的萤火虫基地进行考察,对方确实是在进行人工培育。“如果对方的萤火虫来自野外捕捉,我们肯定不会和他合作。”温宁力是中华孝道园执行董事、总裁,她表示,夜公园使用的萤火虫来自人工培育,此次进行展出,其实也是一种放生。 据介绍,在6月15日,萤火虫提供方专门带了3000-4000只萤火虫来到中华孝道园进行试放。“卖家对环境比较重视,如果自然环境不适合萤火虫生存的话,他会直接拒绝。”“我们6月15日进行了试放,在7月初,夜班保安人员依旧看到过萤火虫的身影。”温宁力还告诉记者,为了保护萤火虫,减少被人为抓捕的风险,在景区里用一人多高的帷幔进行了隔离。 ■专家释疑 萤火虫成虫寿命确实只有3-7天 萤火虫到底能活多久?常州市博物馆自然部的万永红主任向记者介绍了萤火虫的相关知识。萤火虫夜间会发光,是因为体内含有发光器,发光器内有一种叫做萤光素的含磷化学物质。这种萤光素在发光酵素的催化下发生生化反应,进而发光。在白天时,它们大多静静地栖息在隐蔽的地方,很少活动,也不发光;但是如果受到骚扰,仍然会发光。对萤火虫而言,光是雌雄间求偶的讯号。 萤火虫的一生会经历产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我们一般所说的萤火虫其实只是萤火虫的成虫,寿命非常短,通常只有三至七天。大部分萤火虫在成虫时期并不捕食,只吸食花蜜或是露水,少部分的种类会吃点小昆虫。萤火虫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它们选择栖息的地方一定要空气好、水质好、土壤好、植被生态,没有光污染、噪音污染。 而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严重破坏了水、土、空气等自然环境,所以如今常州很难寻觅到萤火虫的踪迹了。万主任表示,从外地运输过来的萤火虫,如果被放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即使环境优美,也不一定能成活,因为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如果不能很快地寻觅到花蜜和露水这些食物,它们就会死亡。(扬子晚报记者郭靖宇马奔文/摄)
|